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山豬精—山豬溝步道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山豬精:豬隻變成的精怪,據說喜愛女色。小琉球的山豬溝,據說曾有豬精棲息,這隻豬精甚至偷取天女的衣服,逼對方成親,但是最後失敗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2年6月18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屏東縣琉球鄉環島公路60號「山豬溝生態步道」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![]() |
確認地圖 |
![]() |
逆時針環島,前往山豬溝 |
![]() |
看到山豬溝的標示 |
小琉球嶼的山豬溝,是斷層地形,位於琉球嶼西邊杉福漁港南端的海岸邊。
根據「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」的官方網站說明,山豬溝是斷崖山溝,山中曲徑有400多公尺,是島上保留最完整的原始植相地區,也是高位珊瑚礁石灰岩植群的代表區域。
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官方網站也提及,「山豬溝」的地名由來有三種說法。
1.早期養豬人家認為豬隻腳蹄若是「五爪蹄」,代表不吉祥,所以會將「五爪蹄」豬隻野放山上,有人見到山中有豬,於是就命名這個地方是「山豬溝」。
2. 山豬溝的珊瑚礁岩壁向陽處,有一種植物「山豬枷」,會形成一大片灌叢,植物名稱可能與此處地名有關。
3.據說以前有「山豬精」棲息在這裡。
![]() |
山豬溝步道入口 |
第三種說法,可考察的文獻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在2001年出版的《臺灣地名辭書(卷四):屏東縣》,書中說到山豬溝的名稱由來,其文如下:
「相傳往昔住有一隻山豬精,可隨意化成人形,有一天山豬精遇到一位下凡仙女在海中沐浴,山豬精偷其衣服脅迫求婚,仙女佯稱答應,取其衣服後,就飛天離去,山豬精自此悲痛哭嚎,抑鬱以終,後人就將此地稱為『山豬溝』。另一種說法是這裡曾經有山豬出沒,但根據訪查,似乎不曾發現過山豬。」
目前山豬溝的傳說,大概就是如此故事情節,也是現今最通行的說法。不過,其說法提及此處不曾有山豬,筆者懷疑此說法可能過於武斷。
目前購買島上風景區入場票,一票可以暢遊美人洞、杉福生態廊道、山豬溝、烏鬼洞。票價全票是120元,半票80元,團體票100元。另外也有出示證件可以免費或半價優待。
若來到小琉球遊玩,很推薦到山豬溝步道走一走。此處林蔭茂密,山風清涼,走遊其間讓人心曠神怡。
至於山豬精喜好女色的故事,當然與漢文化的「豬八戒」故事有關。
下圖是日治時期,西川滿編寫《西遊記》的書籍,其中一本的封面即是豬八戒的模樣。
內頁描述,豬精化成泥鰍精去騷擾沐浴中的蜘蛛精女子。
因為《西遊記》的影響,於是臺灣民俗文化認為,豬八戒是特種行業的祖師爺,歡場女子會祭拜豬八戒,尊稱祂為狩狩爺、水手爺。
煙花女子拜豬神,臺灣清國時期就有習俗。祭拜儀式中,女子會焚化「天蓬元帥」紙錢,盼望祖師爺保佑。
「天蓬元帥」紙錢,迥異於金紙、銀紙,表面沒有黏貼錫箔,而是繪畫豬神圖像,或者刻印「賓客滿門」文字。
燒化紙錢的時候,祭祀者會唸誦祭文:
「狩狩爺,跤曲曲,面皺皺,保庇大豬來進稠。來悾悾,去戇戇,腰肚共阮摸,暗路就敢行。」
下圖即是紙錢的圖樣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豬哥石:豬妖傳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,〈豬娘娘廟的黑皮夫人〉,《妖怪臺灣地圖》(聯經出版社,2019年),P.128〜P.132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,〈求財法門:祈求鬼神賜錢運〉,《都市傳說事典:臺灣百怪談》(奇幻基地出版社,2022年),P.138〜P.141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