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白馬精靈—七美白馬坡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白馬精靈:澎湖七美的「白馬坡」,時常有白馬精現身,螢白之靈會在夜晚踏步海浪中,似乎正在找尋失蹤的主人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7年7月2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澎湖七美島上的「白馬坡」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海,無比遼闊。
夜晚之海,有時候會出現不可思議的現象,讓人嘆為觀止。例如,在無光暗夜,拍擊海面可能會出現奇異的閃閃螢光。
在18世紀初期,孫元衡的魔幻詩句描述了這種場景:
「亂若春燈遠度螢,坐看光怪滿滄溟。
天風吹卻半邊月,波水杳然無數星。
是色是空迷住著,非仙非鬼照青熒。
夜珠十斛誰拋得,欲掬微聞龍氣腥。」
古人認為,在海上如果夜黑,可以拍擊水面。有時候拍擊水面,水光四濺,亮光四起,猶如十斛明珠傾灑到水面上,光彩熒熒。
雙心石滬位於七美東湖村的北面海岸,據說有700多年歷史,可用來捕魚的石牆。 |
古人的幻想,聽起來不切實際,但其實可能真的發生。
夜水有光,可能真相即是現今人們俗稱「藍眼淚」,也有人稱為「東洋水」、「丁香水」或「蟹膏水」。
根據連江縣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的解釋,「藍眼淚」是一種「夜光藻」,藻類的學名是「Noctiluca scintillans」。
夜光藻類,屬於甲藻門單細胞生物,可以稱為夜光蟲,會在海中生存,也能發光,因為藻類細胞有許多螢光素,可以感應周遭環境而發出螢光。
站在夜晚的海岸,眺望水面,如有螢光,那可能就是「藍眼淚」。但是,有時候不能如此武斷,因為還有另一種可能。
據說在七美的東側海岸,有時候會看到海面、岸邊浮現螢白色的發光身影,模樣似馬。
那不是藍眼淚,而是傳說中的「白馬精靈」現身了!
關於白馬精靈的故事,要回溯到清國時期。據說那時候有一位將軍,帶著他的愛馬,乘船渡海。某夜,白馬焦躁不安,沒想到隔天就發生船難,只有白馬漂流至七美嶼。
白馬雖然奄奄一息,仍舊在岸邊找尋主人身影。白馬苦尋不得,最後便一躍入海,追隨主人而去。
之後,許多人會在夜晚岸邊望見海面有白馬精靈飛騰的身影,白影穿梭海波中,令人嘖嘖稱奇。
人們為了安慰神馬忠靈,便以「白馬坡」命名此地,並且塑像紀念。
這個地方是在澎湖的七美嶼,也就是東北海崖邊一個名叫「白馬坡」的地點。
全臺灣其實有「非常多」的白馬精靈傳說,我訪查臺灣東南西北與離島,每個縣市皆有白馬相關故事。數量之多,令我極訝異。
讀者可以參考筆者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,進一步了解白馬精靈的故事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白馬神:寶藏守護神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,〈日軍寶藏:埋寶在何方?〉,《都市傳說事典:臺灣百怪談》(奇幻基地出版社,2022年),P.122〜P.127。
⑨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