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龜鱉山—湖西鄉奎壁山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怪談〕龜鱉山:澎湖常有奇龜傳說,現今的「奎壁山」古名「龜鱉山」,據說是巨龜化身。至於在馬公港,也有金龜頭、蛇頭山,龜蛇雙山丘守護門戶的故事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7年7月1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澎湖的湖西鄉北寮村北岸的「奎壁山地質公園」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「奎壁山地質公園」,位在湖西鄉北寮村北岸,古名「龜鱉山」、「龜壁山」,據說是巨龜化身。
奎壁山地質公園,包含奎壁山和赤嶼。赤嶼的通道是遊客熱門景點,其位置是奎壁山東側海岸邊,漲潮時候無路,退潮則會出現一條礫石步道與赤嶼相連,長約300公尺,讓人感到神奇。
澎湖常有奇龜傳說,例如在馬公港,也有金龜頭、蛇頭山,鄉野傳言龜蛇雙山丘會守護門戶。
更神奇的故事,則是「雙角龜」。
19世紀末,文人陳鳳昌曾在澎湖的媽宮港(馬公港)看見一隻巨龜,週身花紋,黃髮如簑,頭上長有兩個深黃色的肉角。
當時有一名洋婦買下此龜,欲殺之。陳鳳昌出言阻止,認為此龜有靈,甚至可能是深海龍種,不應該隨意對待。
洋婦聽聞此言,依然不願放生此龜,因為她想將龜殼雕為梳具。雙方爭吵之際,巨龜畏首畏尾,雙眼不停流淚。
之後,洋婦之夫與同夥用鐵鉤將龜首拉出來,利刀斷頸,將龜首插在鐵叉上,但龜眼卻依然能自由轉動,嘴巴也會一開一合、發出聲音。洋人感覺嫌惡,就將龜首丟入大海之中,它竟然還有力氣游入水中。
據說洋婦遭受雙角龜冤氣作祟,她搭船前往香港之後,不久就染上疫病而亡。
相關文章,可以參考《妖怪臺灣:怪譚奇夢卷》書中摘錄的陳鳳昌作品〈龜〉。
江戶時代古籍描繪毛龜頭部有雙角構造? |
筆者認為陳鳳昌的作品十分有趣,可惜其作品少人知曉,以下也簡介其人生平。
陳鳳昌,字卜五,又字鞠譜,號小愚,性格豪放,才華洋溢,出生於1865年,卒於1913年。
陳鳳昌七歲的時候,他跟隨父親從福建南安來到臺灣,居住於臺南看西街。當時臺灣民主國成立之後,他心中感慨,於是協助籌組義軍。可惜天不從人願,日軍勢如破竹,難撼其威,陳鳳昌壯志難酬。
之後,日人統治臺灣,陳鳳昌便幽居於家中,寄情於詩文,時而議論世局。
陳鳳昌留下的作品不多,他曾經撰寫《拾唾》四卷,如今只餘殘卷,可見於黃哲永、吳福助編《全臺文》第64冊(文听閣圖書出版,2007年)。
《拾唾》中的作品,除了寫史述懷之外,更有許多志怪文章,情節曲折古怪,令人嘖嘖稱奇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制風龜:奇龜傳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,〈雙角大龜〉,《妖怪臺灣:怪談奇夢卷》(聯經出版社,2021年),P.359〜P.361。
⑨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