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名稱】大象精―湊合十八洞天
②【妖怪介紹】
〔妖怪〕大象精:居住於大豹溪流域,據說曾經占地為王,與大豹精、蟾蜍精義結金蘭,同生共死。之後國姓爺來臺,沿著大豹溪行軍,沿途除妖殺魔,三妖不願赴死,於是立誓化成巨石守護人民。
③【探訪者】 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 2017年8月5日、2019年8月31日、2022年1月3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 大豹溪的「湊合十八洞天」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新北市的大豹溪流域,素來流傳水鬼靈異故事。除此之外,「三妖石」的故事也是當地觀光導覽書籍必有的內容。
據說四百年前,大豹精、大象精、蟾蜍精在此地棲息,三妖結拜,情誼深厚。之後,國姓爺率軍北上,殺除鷹哥妖鳥、飛鳶精之後,便將目光轉向深山大豹溪的三妖。三妖恐懼國姓爺威力,於是立誓化成大石,願以巨石之靈力消除大豹溪水患。
三妖化成巨石的地點皆不同,大象精立水成石的地點是在湊合橋不遠處的「十八洞天」。
湊合十八洞天,是一處景色奇麗、怪石遍布的溪谷。
此處沿岸硬質岩經過河水侵蝕切割,強力溪流漩渦沖刷岩石,因此形成壺穴、侵蝕穴、蜂窩岩等等怪石地貌。據說溪谷中有18個壺穴洞口,故稱「十八洞天」,也寓意別有洞天的瑰麗景色。
我一開始前往十八洞天的路途,差點迷路。雖然三峽的觀光資料大多有十八洞天的介紹,但是步道入口卻不知何處。究竟是要從北114鄉道進入溪道,還是有其他路徑?
研究手邊地圖無果,只能實地走一遭才能知曉。
詢問當地人之後,我知道要經過大埔路,走過金圳橋,沿著金敏路前行。不過我走到插角國小金敏分校,還沒見到入口處。所幸這時候遇到校內一位熱心人士,指點我往回走100公尺左右,就能見到一個大石碑,往下走就是十八洞天。原來因為當時陰雨綿綿,視線不佳,導致我錯過了入口處。
入口處有一塊大石碑,標記十八洞天。
往下走一小段路之後就會抵達溪谷,往東邊平台走幾步路,往東眺望,溪岸就會有象鼻石,長鼻子如同正在吸水。
大象精化成的巨石 |
昔日十八洞天是修行者聖地,也有神像放置其中,是人們尋幽訪勝的去處。不過經歷多次風災、溪水暴漲,近來十八洞天的人工痕跡已經逐漸荒廢,神像也消失。
近來我走訪的時候,入口處多有垃圾阻擋,往下走的階梯也有落葉雜草,十八洞天的平台也是雜草叢生、積水遍地,行走不易,已然不適合一般遊客造訪,筆者不建議一般遊客造訪。
何敬堯、魚儂,〈龍碽:銅砲精靈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巨象牛:異牛怪談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,〈烏來鬼洞:神祕的山中洞穴〉,《都市傳說事典:臺灣百怪談》(奇幻基地出版社,2022年),P.514〜P.515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