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怪談作家—西川滿故居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怪談〕怪談作家:日治時期,對於「怪異故事」最感興趣的作家,筆者認為是西川滿先生,他不只寫作有關臺灣鄉土的魔幻怪談,也對臺灣民俗中的奇異文化很感興趣,持續書寫相關故事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20年8月9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臺北大正町「日孝山房」舊址(推測)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研究傳說故事,最重要的事情並非探討真假,而是研究「傳述」這件事,以下引述筆者寫過的文字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何敬堯,〈前言:走入臺灣都市傳說的怪談世界〉,《都市傳說事典:臺灣百怪談》(奇幻基地出版社,2022年),P.3〜P.4。以下摘錄其文:
很多人對於臺灣都市傳說有著很大的興趣,並且執著於「破解」都市傳說究竟是真是假。真與假,通常是都市傳說研究者鍥而不捨的終極命題。
都市傳說之中的情節,何者為真,何者為假,固然是重要問題。但是在我的研究過程中,我逐漸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在意此事。對我而言,真假問題只是次要之事,當第一重要之事已被調查得知(或調查後一無所獲),我才會在次要步驟去檢驗都市傳說的真假問題。
我最在意的第一重要之事,也是我認為都市傳說研究最基本的核心:
這個都市傳說最早由何人、何種社群所流傳?流傳地區是在哪裡?流傳時間是哪個時候?當都市傳說跨越了不同的社群、不同的地區、不同的時間,是否產生變化,發展出哪些不同版本?怪談傳播的媒介是口耳相傳,抑或是電視、報紙、書籍、遊戲、網路、電影……等等不同形式?
這些首要問題之中,我又認為現代都市傳說與「傳播媒介方式」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關係。
追尋都市傳說的源頭雖然是重要之事,但我認為「傳述過程」更是催生都市傳說誕生的重要因素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而在這樣的概念之下,「誰」寫作怪異故事,就是很重要的研究主題。因為寫作者(傳述者)的理念、身分、目標……都會影響怪異故事的傳述方式與內容。
筆者認為,日治時期對於「怪異故事」、「怪談」最感興趣的作家,應該是西川滿先生。相較於其他作家偶一為之的怪談寫作,西川滿的怪談書寫顯得長期、作品數量多。
因此,研究西川滿的怪異書寫,便十分重要。
以下羅列筆者收集西川滿先生的一些書物,這些書物經常與臺灣的「怪談」、「怪異民俗」有關,也不乏與「妖怪」直接相關。
筆者個人收集日治時期的版畫,西川滿當時也會使用這些版畫貼近書頁中 |
筆者在研究西川滿的過程中,也對於西川滿製作這些書物的場所感到好奇。以下是筆者比對老地圖之後,推測尋找到的西川滿大正町故居周圍、松浦屋印刷部附近等地區。
最後,筆者分享西川滿對於大正町環境的描述文章。
▲西川滿,〈臺北大正町〉,《臺灣繪本》,以下簡單介紹:
從基隆往南而下行駛的列車,即將朝著臺北車站靠近,而且會經過這裡的平交道。這個平交道位於東北一帶的住宅小鎮,就是大正町。
大正町,最開始的時候被稱呼為イ通り、ロ通り、ハ通り,當房屋群的建築逐漸穩定之後,正式命名為「通り」,也改名為一條通り、二條通り。
就像是它的名稱所說明,這個小鎮是從大正年間開始發展,也就是現在的一條通到九條通,以前的古名是三板橋——後改名為三橋町——之墓地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黑虎:虎之邪祟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貓爺:貓靈成神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魔神仔:山中精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