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名稱】大豹精―大豹石
②【妖怪介紹】
〔妖怪〕大豹精:居住於大豹溪流域的精怪,據說見識過國姓爺除妖之力,大豹精怪心生恐懼,因此向國姓爺請求饒命,願意化身為大石,為民眾鎮守於大豹溪,減少水患發生。
③【探訪者】 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 2017年8月5日、2019年8月31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 北114鄉道的「大義橋」往南眺望溪谷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大豹溪,臺灣人耳熟能詳的危險流域,歷年來多有溺水事件發生。
雖然這幾年經過政府重視宣導,戶外遊玩的民眾提高警覺性,近年來大豹溪意外事件逐漸減少。但是,出門遊玩戲水,仍然必須要小心注意安全。「平平安安」永遠是最重要的目標。
筆者再次提醒,出門走訪田調、遊玩或戲水,一定要隨時提高警覺,注意人身安全。
關於大豹溪的妖怪故事,除了水鬼傳說之外,最知名的故事,莫過於三妖結義並化身巨石的故事。目前三峽區的官方導覽資料、民間旅遊資訊,大多會提及「三妖石」故事,故事如下簡述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何敬堯整理大豹溪「三妖石」的民間通俗故事:
據說在四百多年前,溪河中棲息著三妖,分別是大豹精、大象精、蟾蜍精。三隻妖怪意氣相投,情誼深厚,在山谷中悠游自在。
不過後來國姓爺來臺,四處斬妖除魔,率軍北上,與原住民對戰。途中來到現在的新北市地區,國姓爺使用神砲「龍碽」砲擊鷹哥鳥妖與飛鳶精,殺害了這兩隻妖怪鳥之後,部隊轉往東南方的深山,來到了大豹溪。
這時,國姓爺聽聞三妖在此溪作怪,危害地方百姓,於是也命令龍碽對準三妖,即將砲擊。三妖早已聽聞國姓爺神威無窮,眼見性命不保,於是向國姓爺跪地求饒,希望饒他們性命。若能不死,三妖願意化身為巨石,守護大豹溪,讓水患減少,居民得以安居樂業。從此之後,三妖巨石分別鎮守於大豹溪各處河段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百年古籍中的水豹圖 |
百年古籍中的豹圖 |
百年古籍中的豹圖 |
鄉野傳聞,令人好奇。儘管史實上國姓爺不曾來到北部,更未曾踏足大豹溪,但是如今人們談起大豹溪的妖精傳奇,必定會提及大豹精、大象精、蟾蜍精的結拜故事,以及三妖震懾於國姓爺威力而願意化身巨石。
筆者從鶯歌區,前往大豹溪,沿著三峽河岸的中正路二段、大埔路往東南方走,過了湊合橋就接上北114鄉道,沿著這條鄉道走,沿路南邊即是大豹溪。
我走訪當地,調查「三妖石」的位置,親眼目睹巨石型態。三妖石的位置,分別如下所述:
1. 大豹石:或稱為「神豹石」,在北114鄉道的大義橋上(旁邊是大義橋公車站),往南方溪谷眺望,即可見到大豹石。此石主要是神豹的頭部,型態像是低頭飲水的模樣。
2. 大象石:又稱為「象鼻石」,位於「湊合十八洞天」。位置要從大埔路,走過金圳橋,沿著金敏路來到十八洞天的入口處。入口處大約位於插角國小金敏分校的西邊100公尺處,入口處有一塊大石頭標記十八洞天。往下走一小段路之後就會抵達溪谷,往東邊平台走10幾步路,往東眺望,溪岸就會有象鼻石,長鼻子如同正在吸水。
3. 蟾蜍石:沿著北114鄉道走到鴛鴦谷烤肉區、蟾蜍山谷烤肉區,往西邊仰望,就是蟾蜍山,山頂有裸露的白色巨岩,貌似蟾蜍,即是蟾蜍石。若要攀爬蟾蜍山,可以前往旁邊的水車寮產業道路,經過「水車寮橋」往北邊走,新北市官方有設置蟾蜍山登山步道。
![]() |
在114鄉道上,有一些紅磚老屋,有些已經頹壞無人居,有時候拐進小路,也會遇到一些老屋古宅。探訪大豹溪沿岸聚落時候,在一間藍染工作室門口有美麗的紫藤花開,欣賞紫花盛綻之時,偶然也有一位朋友共賞花景。我們相談甚歡,彼此交流許多故事。
那名朋友是一位在地人,名為厲中方,父親是外省人。厲大哥於1970年出生,已經在大豹溪岸定居、工作20年以上的時間,從事技工,平時興趣是到三峽圖書館讀書,研究在地文史類書籍,也喜歡將《三峽鎮志》的文章對比歷史脈絡與地景地物。
熟悉當地的厲大哥向我介紹旁邊大豹溪故事,指點大豹吊橋的路線,並提及昔日這邊是泰雅族生活領域,後來被日人趕走,也就是「大豹社事件」。對於這個事件,我是從高俊宏老師書中知曉,於是我也與厲大哥互相交換想法。
閒聊過程中,他提及昔日客家人、河洛人來到此地的經過,也提及大豹溪畔的礦業發展歷史,例如大豹煤礦(利豐煤礦)。他認為此地最繁華的時候,應該是礦業興盛的年代,可是到了九〇年代末之後,礦業發展衰退,此地也跟著逐漸沒落。
言談至此,我們聊到大豹溪的三妖故事,厲大哥有2點想法。其一,國姓爺沒有來過北部,此事純屬杜撰。其二,此故事發展的理由,應該與振興地方文化、發展觀光有關係,與信仰並沒有關係。
我認為厲大哥的想法確實有一些道理,因為當地礦業沒落後的時間,恰逢臺灣旅遊業、遊樂園蓬勃發展的時候,因為原先此地有許多石頭類似動物而有名稱,而為了要讓地方故事更有傳奇性、凝聚在地精神,因而繼續附會添加更多故事。而此地與三峽、鶯歌很近,受到鷹哥鳥妖、鳶精故事的影響,此地因而產生國姓爺來過的傳說,並且說到三妖受到感化而願意化身巨石。
除此之外,厲大哥也補充,根據他的調查與認知,三妖故事應該是後來才到此地的河洛人所言,並非客家人流傳故事。
我則認為,三妖結局說要鎮守溪水,反映了近幾年人們對於大豹溪流域危險性的警覺。
因此,根據我爬梳文獻以及結合厲大哥的說法,大致上可以初步推測:
大豹溪的三妖石傳說,大約鞏固於九〇年代末、當地礦業衰退之後,為了凝聚在地文化精神,振興觀光發展,並且受到鷹哥鳥妖、飛鳶精傳說影響,因此三妖傳說才逐漸鞏固茁壯,並且反映了人們期待大豹溪水意外減少的願望。
除此之外,我也與厲大哥聊到附近的一間小廟「廣福宮」,此廟位於大板根溪畔烤肉區旁邊。厲大哥說此廟很特別的是有土地婆,並且說他們做生意的人,初二、十六要來這間廟拜拜求平安、發大財,之所以是這兩天,是因為土地婆會在這兩天回娘家,如果這時候信徒來向土地公求發財,土地婆就不會在旁邊「碎碎念」。所以,信徒就會趁這兩天趕緊來找土地公。鄉土故事雖然耳熟能詳,但是聽聞在地人娓娓講起當地廟祠故事,仍舊令人十分著迷。
附註補充,根據厲大哥的介紹,大豹廣福宮原址位於附近的「大有社區活動中心」旁邊,但因為地小、原廟老舊,所以數年前移來現址,並且在2020年12月以廟宇預鑄水泥組裝方式建廟,建材由屏東運來。
廟門對聯的上聯:「大德為神親民若赤」,下聯是:「豹文耀彩保境長安」,橫批則是:「公雖老矣威猶在」。
以下是當地知名的大板根森林度假村。
回顧大豹溪歷史,其實此處原本是泰雅族生活領域。這段歷史,是充滿血與淚的痕跡。
回顧往昔,心有感慨,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爭鬥,是永恆難解的問題。最後,筆者分享泰雅族與豹有關的故事,希望藉由這個故事,祝福所有的對立都有和解的一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日治時期文獻資料《蕃族調查報告書》
(原著: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、編譯: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)
【泰雅族:熊和豹的故事】
昔時,熊和豹在途中偶遇。豹提議:「我們何不互染毛皮?」熊馬上贊成。
首先由熊替豹染色,熊很細心地為豹染上黑白斑點。
豹看了非常開心地說:「現在換我幫你染色。」於是手沾墨汁,朝熊的身上猛擦,熊毛被染成一片漆黑。
熊見了非常生氣,抬頭想咬豹,豹趕緊道歉:「我不是故意把你染黑,實在是技術不佳,以後抓到鹿,一定送給你,請原諒我的過錯。」
此後,豹抓到鹿必定埋在地下,等候熊來享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何敬堯、魚儂,〈龍碽:銅砲精靈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鷹哥鳥妖:鶯歌石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,〈日月潭怪談:水中的怪影〉,《都市傳說事典:臺灣百怪談》(奇幻基地出版社,2022年),P.504〜P.513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