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名稱】豬哥石―淡水二號橋石頭公廟
②【妖怪介紹】
〔妖怪〕豬哥石:有一顆巨石位於淡水,其石外貌如豬,據說會吐出大霧讓人失蹤,於是天神以雷電打擊此石,讓石頭再也不會作怪。
③【探訪者】 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 2019年1月20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
⑥【探訪筆記】
臺灣有很多妖怪故事與石頭有關,例如淡水的「豬哥石」即是一例。但是現今人們認為此石已經不是妖怪,而是保護鄉里的「石頭公」,並且為之建廟,也就是「二號橋石頭公廟」。
有關「豬哥石」的妖怪故事,請參考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書中的篇章〈豬哥石:豬妖傳說〉,以下則分享筆者走訪過程。
為了拜訪「二號橋石頭公廟」,筆者從淡水車站下車,利用Youbike自行車騎往此廟。
本來以為一路會是順暢悠閒的探訪之旅,但是卻開始下起毛毛雨,而且地勢一直往上,考驗腳力。
途中,我沒有帶傘,只好臨時買了輕便雨衣,一路騎去,大汗淋漓,雨衣也破了,眼鏡都是雨水,汽車來來往往,我因為視線模糊而險些擦撞。
沒想到短短一段路程,我騎自行車卻極為狼狽。如果要前往此處,筆者推薦搭公車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抵達二號橋石頭公廟的時候,恰巧管理人楊秋主女士正在準備祭拜用的湯圓,楊女士見我一身狼狽不堪,招待我喝了溫暖的湯圓,恩情感念在心。
楊女士年約80多歲,個性好客和善,管理此廟已經20多年。與她寒暄聊天的過程中,我聽聞許多關於「石頭公」的傳說軼事。
楊女士說,關於石頭公的前身「豬哥石」,坊間大多好奇,也有電視節目前來採訪。而她管理此廟多年,認為石頭公是庇佑鄉里的好神明,正因為如此靈驗,所以有很多信徒拜拜之後會來還願,像是廟裡的般若婆羅密心經掛飾就是信徒送來。廟裡的窗洞原本沒有窗戶,是信徒請人來安裝窗戶。
雖然屋外雨水依舊滴答,我在廟內一邊吃著湯圓,一邊與楊女士聊天,方才被大雨淋濕的心靈極為溫熱。楊女士提及她原本住桃園,在桃園工廠從事西裝褲製作,後來工廠要遷移到泰國,她便離開了工廠……
對我而言,文獻中提及的豬哥石是奇異的妖怪,不過如今的「二號橋石頭公」則是保佑里民的石頭神。造訪此廟的溫馨時光,以及那一碗湯圓,讓我難以忘懷。
進入廟,要往下走 |
感謝楊女士允許拍攝 |
石頭公廟的後方,即是小溪 |
以下則分享日治時期《臺灣昔話》描述淡水「豬哥石」的故事。
以下是灣生畫家立石鐵臣走訪淡水的經驗,出自西川滿《臺灣風土記》。
以下則是描述淡水奇聞的〈楚楚公主〉,作者是西川滿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豬哥石:豬妖傳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豬母鬼:作祟的豬精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