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活人墓―沙鹿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怪談〕活人墓:臺中沙鹿某處古墓,據說曾有活人陪葬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8年
⑤【探訪地點】沙鹿北勢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筆者從小時候就聽說,在大肚山西側某處,據說有一座活人陪葬之墓。
後來,筆者得知小時候聽聞的傳說,即是「北勢古墓」。
有關此墓的紀錄,可參考沙鹿地方志,以下引述其文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王仲孚總編纂,《沙鹿鎮志》(臺中縣沙鹿鎮公所,1994年),以下引述其文:
【北勢古墓】
北勢古墓,位於福興里鎮南路永福巷十二號邊,臨北勢坑,墓後方有座小廟龍山宮。
此墓係修築於嘉慶十六年七月﹝西元一八一一年﹞,是鹿港大戶人家王媽徵柔之墓,當時據風水師之說,此地屬於「螃蟹穴」,雨天常冒泡沫,所以墓留二窗,將可庇蔭子孫萬年。於是王媽就安葬於此,並以生前的奴婢陪葬,這種以活口陪葬之舉,真是駭人聽聞!
雖然經過一百多年的漫長歲月,附近的居民還在傳述這件不人道的傳說:當時墓園留下二窗,每當路人或放牧者經過此墓園時,常聽到被活埋的奴婢淒厲異常的哭聲和哀號,聞者皆不忍心而給予食物,這件事後來為墓主知道,竟封閉了二窗口。
為了榮華富貴竟以活口陪葬,其心不仁,有違天理,雖有絕佳之風水,終難有好福報。當我們在荒煙蔓草中找到王媽古墓,只見蕭條的景象,墓丘、墓庭均毀,整座墓園亂石雜草所掩。墓的正上方亦被闢成道路,人車日夜通行於其上。為了一己之私利,埋葬活口,喪盡天良,必無法庇蔭子孫,現今墓園崩毀,野草蔓生也不見子孫前來掃墓;想必是後代子孫家道中衰了。
王媽古墓現僅存墓碑、墓桌仍完好無損,因為均用唐山石製成,非常堅固耐久。而墓碑上的碑文,仍然清晰可辨,我們就憑藉墓碑上的字跡,才可從這荒涼破舊的墓園中,確定這座昔日鹿港大戶人家之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筆者走訪當地,採訪永福巷十二號住戶,及其附近居民,得知北勢古墓的正確位置。鎮志提到的龍山宮,其宮廟已經遷移到附近,並且建築頗大,已經不是當初田調者目睹的小廟。
事實上,北勢古墓在十幾年前已經拆除(根據筆者採訪詢問,推測大約在1996年左右,據說是政府拆遷),現址已經是樓房與道路的一部分。因此,筆者標示電子地圖的位置是附近的路口,並非正確位置。
筆者在當地採訪到一些口傳故事與相關資料,不過因為該墓位置附近已經是民家,為了避免影響該地人家,筆者在此不公開更多的詳細採訪資料。
以下是筆者走訪的照片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殭屍:屍身成魔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鬼母:棺中育子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椅仔姑:降靈儀式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