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巨人遺跡—掃叭石柱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怪談〕巨人遺跡:有人傳說巨人阿里嘎蓋離開之後,就留下掃叭石柱遺跡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8年
⑤【探訪地點】掃叭石柱
⑥【探訪筆記】
瑞穗舞鶴的掃叭石柱,流傳許多故事。
有人說此處與阿里嘎蓋有關,也有人說這是阿美族先人留下的遺跡。
詳細故事,請繼續參考筆者作品《妖怪臺灣地圖》書中篇章〈美崙山的巨人阿里嘎蓋〉。
以下是日治時期拍攝的雜誌附錄照片,以及筆者走訪的照片。
阿美族有許多妖鬼故事,這邊也介紹「達古拿萬」,這是一種窮餓貪神。
阿美族傳說中,「達古拿萬」(Takenawan)是窮神、餓神、貪神,是一種邪惡的「靈」(Kawas),會毀滅穀物,讓田間出現害蟲。
據說這種魔神經常蹲坐檳榔樹旁邊,拾取老化檳榔來吃。如果人們太晚吃飯用餐,貪吃的窮餓神就會鬼鬼祟祟跑過來偷吃飯,這時候壞事就會發生。
因此,如果吃飯的時候,突然出現奇異的怪人在身旁,這個怪人可能就是這種窮餓神。
為了驅逐可惡的窮餓神,族人會在春季五月穀物收割之前,執行「除穢祭」(Mifahfah)。族人以檳榔葉鞘包裹檳榔子製成「船型盤」(Cifar)的趕鬼葉鞘,由孩童持之,巡走部落各處的時候拍掃地面,就能趕走這種魔神。
如果要開啟小米倉,也必須慎重占卜、挑選開啟者,否則窮餓神就會讓小米流失。
根據文獻記錄,日治時期實行「除穢祭」,則會先選擇七位或八位壯碩男子絕食兩、三個禮拜(如果繼續吃喝,就無法驅趕窮餓神),之後壯丁們各攜帶一株月桃(Lalengac)到主祭者家中唱歌祈舞,並將月桃草往地上戳掃,藉此驅趕窮餓神離開部落。
另外,族人也相信窮餓神討厭魚腥味、臭味,所以舉行除穢祭的期間會食用魚肉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阿里嘎蓋:邪惡的巨人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,〈美崙山的巨人阿里嘎蓋〉,《妖怪臺灣地圖》(聯經出版社,2019年),P.217〜P.222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青石公:七星潭的守護者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隼鳥—白大關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