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名稱】蟾蜍精―蟾蜍山谷
②【妖怪介紹】
〔妖怪〕蟾蜍精:居住於大豹溪谷的妖精,據說曾與大豹精、大象精結拜為兄弟。之後,國姓爺來到此山,聽聞三妖作怪,於是想為民除害。蟾蜍精與其他兩妖,懼怕國姓爺威力,於是向對方求饒,願意化身為巨石,守護溪谷。
③【探訪者】 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 2017年8月5日、2019年8月31日、2022年1月3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 大豹溪的「蟾蜍山谷」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大豹溪的大豹石、象鼻石,皆位於溪谷中,不過蟾蜍精化身的蟾蜍石,則是聳立於蟾蜍山頂。
蟾蜍山位於水車寮產業道路的北方,可以經由「水車寮橋」前往登山。如果想要觀賞蟾蜍精眺望大豹溪的畫面,則可以在「鴛鴦谷烤肉區」、「蟾蜍山谷烤肉區」往西邊眺望,西邊即是蟾蜍山,山頂有白色的裸露巨岩,據說就是蟾蜍精的化身。
臺灣各地常有蟾蜍精傳說,有的蟾蜍精會吃蚊子,有的蟾蜍精會替人滾錢財,也有蟾蜍精作怪而被國姓爺砲轟,例如臺北公館的蟾蜍精。至於大豹溪畔的蟾蜍精,則有妖怪義結金蘭的傳奇。
根據筆者調查文獻、實地採訪的結果,大豹溪三妖精的故事很晚才形成。至於國姓爺行軍此地的傳說,不符合史實。
考究傳說起因,一開始,人們目睹大豹溪沿岸怪石嶙峋,各有特色,於是便將各種奇石以相似動物命名,後來受到西北方不遠處的鷹哥鳥妖、飛鳶精傳說所影響,因而被人們附加國姓爺除妖的情節。
雖然大豹溪目前以三妖故事最知名,但是也有「大狗精」的傳說。據說大狗精也棲息於大豹溪流域,國姓爺至此除妖,大狗精落荒而逃,仍舊逃不過斷頭命運。
關於大狗精的傳說,其實也與大豹溪奇石有關。據說在十八洞天象鼻石的東方不遠處,就有一顆「狗頭石」。不過筆者搜尋無果,尚不知其位置。
有關臺灣蟾蜍精的故事很多,可參考筆者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書中篇章〈蟾蜍公:或好壞壞的精怪〉。
我也在蟾蜍山谷的溪岸,遇見了一隻小蟾蜍(筆者不知品種)。雖然不知道蟾蜍精是真是假,至少此處是適合蟾蜍生活的良好生態環境。
何敬堯、魚儂,〈蟾蜍公:或好或壞的精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龍碽:銅砲精靈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,〈魔神仔:山中的恐怖妖怪〉,《都市傳說事典:臺灣百怪談》(奇幻基地出版社,2022年),P.436〜P.443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