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蔑覆諸—東埔山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蔑覆諸:鄒族傳說有一種小矮人名叫「蔑覆諸」(Meefucu),據說他們住在玉山東方的某處平野。除此之外,也有另一個說法是說住在南投縣信義鄉的東埔山丘,並說這種怪物是巨人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地點】東埔山
⑤【探訪筆記】
東埔的山上,傳說有一種怪物,名叫「Meefucu」。
有關於「Meefucu」的傳說有許多版本,例如以下的說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文高明,〈食人魔(Mefucu)〉,《北美鄒再發現》(白象文化,2010年),P.126〜P.127。以下摘錄其文:
從前有一位名叫Haisur的人,曾經被Mefucu帶到東埔的山上。Mefucu愛抓小孩來吃,他的身軀龐大,全身長毛,頭上還長角。他有一張大嘴,喜歡吃蛤蟆,並以黏土為食物,尤其對人肉特別愛好。食人魔把Haisur帶到東埔的山上之後,留下幾隻蛤蟆給他,對他說:「乖乖待在這裡,我出去一下,馬上就回來。」說完便出去找黏土,準備大快朵頤一番。食人魔可能一時找不到黏土,沒有立刻回來。Haisur開始在懸崖峭壁上呼叫他的小狗「玻奇,玻奇,喋喋喋……」,小狗聽見主人的叫聲便開始吠叫,附近打獵的人聽見了,便朝著山壁方向鳴槍
。食人魔聽到槍聲心生害怕,再也沒有回孩子的身邊。獵人走近孩子身邊一看,發現孩子的懷裡塞滿了癩蛤蟆,全身發臭,獵人把小孩救出後帶他回家。Haisur活在世上很久,一直到很老很老才去世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布袋抓人類的怪物種族,鄒族傳說這種小矮人名叫「蔑覆諸」(Meefucu),據說他們住在玉山東方的某處平野。
不過,根據《北美鄒再發現》的說法,則是說住在南投縣信義鄉的東埔山丘,而且這種怪物是巨人模樣。
鄒族傳說這種矮人喜歡搶奪婦女與孩童,喜歡吃人肉、蛤蟆肉。
鄒語的「覆諸」(Fucu),字義是袋子,所以這種矮人名稱的意思是:「將人裝在袋子帶走」,此名稱的概念與拉阿魯哇族傳說中的怪物「披魯覆諸」(Pialuvucu)相同。
拉阿魯哇族的主要聚居地是高雄桃源區高中里、桃源里,以及那瑪夏區瑪雅里。
桃源區族人居住地位於荖濃溪沿岸,傳說中有一種恐怖的水中怪物「布袋魔」,拉阿魯哇族語稱為「披魯覆諸」(Pialuvucu)。族語的「魯覆諸」(Luvucu),字義是布袋、袋子。據說這種魔鬼隨身都會攜帶著布袋,所以才有此稱呼。
拉阿魯哇族人傳言,這種魔鬼會將人拉下水,所以過河時需要注意安全。學者劉斌雄調查過程中,記錄族人說這種怪物喜歡捕捉人類女子,並且將女子裝在布袋裡面帶走。
比對拉阿魯哇族與鄒族的兩種布袋妖怪說法,極為類似。拉阿魯哇族的布袋魔鬼,甚至結合河流信仰,認為布袋魔鬼是一種水靈、水鬼。
以下是筆者走訪東埔山的照片。
⑥
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班班袋耳:大耳朵妖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⑦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雙面人:兩個臉的怪人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卡吉匿斯:詭異精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