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鬼火—社苓鬼仔盞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鬼火:夜晚會有鬼火出現,社苓鬼仔盞據說有鬼火,也有西瓜浮空怪事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20年3月2日、2020年4月4日、2023年2月25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社苓鬼仔盞
⑥【探訪筆記】
根據昔日資料,社苓鬼仔盞的地名由來是如此。
▲鬼仔盞(煎):明光炮竹工廠附近所在,未開墾前為一片礫石,雜生「番婆樹」,每陰天氣陰雨變換,晚上有燐火飛奔,俗稱「鬼仔火」,故名「鬼仔盞」。一說因是野溪地,居民以為有鬼的溪澗,故稱「鬼仔澗」。
筆者走訪當地,採訪劉先生(1940年出生),得知「鬼仔盞」正確位置,以及有關鬼火、西瓜鬼等異事。
相關故事請參考筆者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書中篇章〈西瓜鬼:鬼頭獰笑〉。
因為該地區有人居住,避免打擾,因此筆者標示地圖位置,非正確位置,而只是標示附近路口。
以下的走訪照片,也非拍攝該地區,而是附近風景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西瓜鬼:鬼頭獰笑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石鬼:怪物擲石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阿尼度:蘭嶼的鬼靈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