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白馬神―豐原墩腳綠園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白馬神:豐原古名「葫蘆墩」,是一座葫蘆穴,穴中常有火燒。火葫蘆雖然有火可怕,但也蘊藏著許多金銀珠寶,當地傳說白馬神與白兔神會守護這些錢財,只有福氣之人才能尋獲寶藏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6年7月17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豐原墩腳綠園
⑥【探訪筆記】
筆者就讀清大臺文所的時候,從日治時期書籍得知豐原白馬精靈的故事。
關於白馬神與白兔神的故事,筆者十分喜愛。自從在清大研究所讀書時候得知白馬精靈故事之後,這10年來我很熱衷於搜尋臺灣各地有關白馬精靈的傳說,並且也會實地踏查白馬出沒的地方。
尋覓之後,我發覺臺灣各地民譚中,白馬傳說的數量超乎想像的多。臺灣北、中、南、東部都有白馬故事,連離島澎湖也有。
筆者統計之後,初步歸納一些白馬神的特點。
有關白馬神的現身起源,有3種情況:第一,因為風水靈穴而產生白馬神,例如豐原葫蘆墩。第二,實際物件會變成白馬神,例如芝山巖石馬、中壢銅馬。第三,金銀財寶會變成白馬神。
至於白馬神的行為,大致上有2種類型。第一,守護金銀財寶,例如和平島的白馬幽靈。第二,偷吃農作物,例如桃園白馬莊。
至於白馬神故事的結尾,大致上會有3種。第一,善心者得到了白馬神的賞賜,例如北投小坪頂的白馬槽故事。第二,白馬偷吃農作物而被打斷腿,例如國姓爺的石馬墓獸。第三,神靈降伏馬妖,於是人們建廟,例如臺南旌忠廟。
白馬神的詳細故事,請參考筆者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書中篇章〈白馬神:寶藏守護神〉。
以下是筆者走訪的照片。
![]() |
Google 座標:24°15'04.5"N 120°42'58.8"E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白馬神:寶藏守護神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金銀鬼:錢之精靈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龍銀:飛錢有靈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