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烏鬼魚人—烏鬼洞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烏鬼魚人:小琉球島以前棲息著紅髮黑膚、身材魁梧的烏鬼魚人。這種妖怪種族外貌似人,下巴卻具備魚鰓,能在海中長時間潛水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2年6月19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屏東縣琉球鄉「小琉球島」的烏鬼洞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屏東小琉球島,據說昔日棲息著紅髮黑膚、身材魁梧的烏鬼魚人,他們住在「烏鬼洞」。
人們傳說,這種妖怪種族外貌似人,下巴卻具備神奇的魚鰓,能在海中長時間潛水。據說烏鬼魚人性格凶狠,若地盤被他族入侵,就會勇猛應敵。
筆者對於小琉球的烏鬼洞懷抱著感情,因為這個地方是筆者首次有意識的進行「臺灣妖怪景點」考察旅行的地方。後來,也造訪多次。小琉球風光,讓人喜愛。
小琉球島有許多傳說。例如,1960年,《臺灣民間故事》書中提到了小琉球曾被一隻紅朱筆「敗壞地理」的故事。
據說,昔日小琉球島有真龍活穴,也就是「雙鳳朝牡丹」的牡丹穴。當時,清國皇帝命令詹代官去敗壞能產出真龍的活穴,這位詹代官來到臺灣之後,為了要破壞小琉球的地理,於是拿起一枝紅朱筆,向小琉球一畫,忽然天昏地暗,小琉球被煙霧包圍,地理中的活龍就被刺死了。之後,小琉球就流傳一句俗話:「琉球破腹山,後來無人得做官?」
如此美麗的島嶼,昔日也流傳著妖怪的故事。
為了尋訪烏鬼傳說,可以前往東港搭乘「東琉線聯營航班」、「藍白航線」與「泰富輪船」,這也是我習慣使用的方式。另外,看到網路資訊提及,也可以從鹽埔港、墾丁的大鵬灣搭船前往。
前往小琉球的航程,大約半小時就能夠抵達,時間感覺一下子就過去了。
我在東港吃吃喝喝 |
好吃蚵仔煎 |
![]() |
看到小琉球 |
搭船的過程中,若不想到甲板上吹海風、看海景,可以趁這段時間,來複習一下「烏鬼」的歷史。
東亞古人提及黑膚的「烏鬼」,先聯想的印象是:「崑崙人」。
江戶時代古籍《和漢三才圖會》(1712)有一篇文章〈崑崙層斯〉,裡面提及:
「按今亦阿蘭陀船中所乘來人,有身如黑漆者,俗呼曰黑坊,其身輕捷,能走於檣上,蓋久呂牟(クロン)者,崑崙之唐音也。」
這本書介紹當時漢人與日本的日常文化,可以說是百科全書。藉由這個頁面可以了解到,當時人們對於「黑人」、「崑崙」的印象。
附帶一提,在當時,這種民間日用類書很盛行,簡言之就是「家庭生活手冊」、「認識世界的百科全書」,書中內容包含各種生活常識,例如氣象、醫藥、居家、食物、曆法……等等,圖文皆有,讓人一目了然。
另一個古籍《頭書增補訓蒙圖彙大成》(1789年),京都出版,中村惕齋編,下河邊拾水畫,書中有一幅「崑崙」的圖像,將黑膚崑崙人的形象描繪得活靈活現,也連結崑崙人與「水」的關聯。
漢人講「崑崙」,早期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,後來《舊唐書》提及:「自林邑(越南中部地區)以南,皆卷髮黑身,通號為崑崙。」
大概而言,漢人認為東南亞、南洋地區的黑膚人種,即是「崑崙」,後來也有人以「黑番鬼」、「烏鬼」稱之。
因此,古時候的臺灣漢人承繼了這樣的觀念,對於膚色深黑的他族之人,有時就會稱之「烏鬼」。
在大航海時代,與西洋人一同踏上臺灣島的「黑人」僕役,很多是印尼、菲律賓……等等來自東南亞地區的南島原住民。臺灣漢人稱呼這些皮膚黝黑的異邦人,就會是「烏鬼」的稱呼。
伊能嘉矩曾言:「烏鬼蕃分布南起小琉球島,北至臺南的區域,以鳯山(縣)為中心分布,相傳現在仍有遺跡。」
南臺灣有許多地名,包含「烏鬼」的詞彙,例如烏鬼井(臺南)、烏鬼橋(臺南)、烏鬼埔(高雄)……等等,即是昔日歷史的見證。
例如,古書記載臺南「烏鬼井」的由來,認為是荷蘭人命令黑奴所開鑿:「烏鬼井,在鎮北坊,水源極盛,雖旱不竭。烏鬼,番國名,紅毛奴也。其人遍體純黑,入水不沉,走海若平地。先是,紅毛命烏鬼鑿井,砌以菻荼,亦名菻荼井。」
《重修鳳山縣志》也提到「紅毛人」與烏鬼之間的關聯:「烏鬼埔山,在縣東北十五里,與橫山綿續。相傳紅毛時,為烏鬼聚居於此,今遺址尚存。樵採者常掘地得瑪瑙珠、奇石諸寶,蓋荷蘭時所埋也。」
至於小琉球嶼的烏鬼洞,以前的人們則認為:「相傳舊時有烏鬼番聚族而居,頷下生腮,如魚腮然,能伏海中數日。」
小琉球烏鬼洞的「烏鬼」很神奇,據說擁有魚鰓,能在海中潛游數日。
以現代的奇幻概念去觀看,這個種族具備「魚鰓構造」,可說是一種奇妙「魚人」,也就是一種「妖怪」。
魚人?人魚? |
烏鬼魚人所居住的烏鬼洞,究竟是何模樣?就讓我們登島一遊吧。
![]() |
後製調亮,現場是一片漆黑 |
之前島上沒有這個壁畫。這個壁畫風格趣味鮮明,展現了烏鬼洞的歷史。
事實上,烏鬼洞中的烏鬼魚人,他們是昔日居住在小琉球的一群原住民族,族性排外,視島外(包括臺灣本島)任何族群為敵人。只要有外來船隻停靠島岸,都會被島民視為敵人,例如有一艘名為貝佛維克(Beverwijck)的船隻擱淺此島,50多名生還者當時被島民殘忍殺害。
於是,17世紀,當時經營臺南的荷蘭東印度公司,為了報復島民殺害西方人的行為,所以便發動許多征伐行動,希望能以報復性的屠殺,剷除島上的原住民。
征戰行動中,荷蘭人也讓本島的平埔族人參與其中,例如放索社。根據當時的記錄,討伐聯軍陣隊包含荷蘭人、平埔族人、漢族海盜。
因為聯軍勢力浩大,最後許多島民選擇逃入地下洞穴(烏鬼洞),想要躲避聯軍追擊。
當時究竟發生什麼事情呢?可以參考《熱蘭遮城日誌》的寫實紀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【《熱蘭遮城日誌》:1636年5月1日的紀錄】
我方的人現在已全體登陸,並已在一處適當的地方圍起籬笆,在這期間,派新港人和放索仔人出去搜尋該島的居民,發現了一個洞穴和很多居民。
因此我方的人立刻去那裡,把那地方用籬笆圍起來,派四十個士兵看守,把所有的食物和水全部拿走,然後放各種可怕的煙進去使他們呼吸困難,他們終於在4月29日向我方的人投降,有上述的人數從該洞穴(該洞穴很大,有3個出口,其中2個出口已予堵死)爬出來。
我方的人聽說,在這個洞穴裡有很多人,大部分是婦女和小孩。這一切究竟如何,要等候不久會從那裡寄來的書信才能確實知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【《熱蘭遮城日誌》:1636年5月7日的紀錄】
本月4日因為再也聽不到吼叫哀鳴的聲音,我方的人乃進入該洞穴,發現,約有200到300人死在那洞穴裡(因為很臭無法計算確實人數)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正是因為烏鬼洞、小琉球島,曾經發生恐怖的屠島事件,因此人們繪聲繪影描述,曾有怪異的烏鬼魚人居住在島上。並且傳言經過變化,就流傳成「烏鬼是長有魚鰓的怪人」。
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讀者可以參考筆者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,我在書中簡明描述了我所知道的烏鬼魚人的故事。畫家也根據這段歷史,描繪「烏鬼魚人」的傳說形象。
探尋臺灣妖怪故事的時候,筆者常有感嘆,很多故事都是人與人的爭鬥而產生的悲劇。
鑑往知來,藉由認識臺灣歷史與妖怪傳說,也許我們能更加理解不同立場、不同族群之人。儘管想法不同,如果能互相包容、理解,也許將能共存共榮。
而在這樣的過程中,理解過去,也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歷史誰對誰非,沒有人能輕易下結論。有時候,真相並非只有一個。
目前,人們不太清楚小琉球的原住民究竟有何風俗,也不知道他們的文化概況、語言狀況,畢竟其族已消失。不過,我們也可以去認識他們周邊的平埔族文化。例如,放索社。
放索社,這個平埔族群位於屏東林邊鄉地區,是17世紀「鳳山八社」的最大社,人數上千人。昔日的放索社人知道小琉球原住民的語言,當初也曾經參與小琉球的戰爭。
認識放索社,可以先從他們的歌謠「種薑歌」。最後,本文就以這段歌謠作結,衷心期望人與人之間,能有更多包容與和平。
日治時期,西川滿《臺灣風土記》收錄了他日語翻譯〈放䌇社種薑歌〉,這個歌謠是清國時代漢人記錄放索社的歌謠。
【原文】
黏黏到落其武難馬涼道毛呀覓其唹嗎!
武朗弋礁拉老歪礁嗎嗼,
免洗溫毛雅覓刀嗎林唭萬萬;
嗎咪唭萬萬吧唎陽午涼藹米唭唎呵。
【中文翻譯】
此時是三月天,好去犁園!
不論男女老幼,
同去犁園好種薑;
俟薑出後再來飲酒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烏鬼魚人:有鰓的怪人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,〈烏鬼的歷史之謎〉,《妖怪臺灣地圖》(聯經出版社,2019年),P.205〜P.207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,〈日月潭怪談:水中的怪影〉,《都市傳說事典:臺灣百怪談》(奇幻基地出版社,2022年),P.504〜P.513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藏品。若有附錄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古書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