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女魂花—七美人塚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女魂花:據說曾經有七位女子投井而死,死後幻化為七美人花,文人稱之為「女魂花」。如果隨意攀折奇樹花葉,就會遭遇災難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7年7月2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七美嶼的「七美人塚」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漢文化傳說,南海之外有鮫人,人們謠傳其眼淚可以變化為神奇寶珠。
18世紀文人范學洙的〈澎湖三十六島歌〉,其詩句云:「南嶼原有鮫人住,後以風濤居始遷。」
詩歌中提及的南嶼,即是今日之澎湖七美嶼,據說曾有鮫人居住,卻因為懼怕風濤而遷居,之後不知所蹤。《山海經》書中多有魚人紀錄,例如據說「陵魚」是人面、手足、魚身。
古人想像魚人? |
古人想像魚人的模樣? |
七美,舊名「南嶼」、「南大嶼」、「大嶼」,是澎湖群島最南端的一座離島。日治時期,屬於望安庄、大嶼庄。1949年,澎湖縣長劉燕夫改名為「七美」。
今日走訪七美,風光明媚,是觀光的好所在。
七美的夏日遊客眾多 |
島上交通以機車為主 |
筆者造訪時候很炎熱,適合補充飲料 |
筆者標示奇異傳說的地點 |
吃飯囉 |
除了魚人的傳說,七美島上最知名的故事是「女魂花」。
清國時期的地方志《澎湖廳志•物產》描述了這個故事:
「八罩而南為南大嶼,海濱僻處有花數株,莫知其名,開時色頗絢爛。有折之者,則病作。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,遭海寇,有女子七人投井死,此花產於井中,殆魂魄所化也。近時農人鋤地者,嘗得磁器之屬。」
在日治時期,1909年曾在此地安置「七美人立碑」,1925年則立有「七美人塚」的石碑。第二座石碑是在巡察部長的指示下建碑,碑文敘述明朝嘉靖年間有七位烈女投井完節。
至於「女魂花」的稱呼,考察是作家吳瀛濤最早稱呼,筆者也沿用此名稱。1970年,畫家陳定國在《臺灣民間趣味故事》曾描繪「女魂花」的插圖。
2017年,筆者訪查七美人塚的情況,觀察花樹範圍非常廣大,枝葉茂密,周圍立有石碑紀念。
筆者踏查過程以及探索七美人花的故事,可以參考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、《妖怪臺灣地圖》的內容。
畫家也根據此故事,在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書中,以水彩手繪「女魂花」的奇異樣貌。
奇樹結果 |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女魂花:七美人花的傳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,〈七美人的女魂花〉,《妖怪臺灣地圖》(聯經出版社,2019年),P.283〜P.286。
⑨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