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魔神仔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魔神仔:傳說中的山林怪物,會誘惑人,讓人在山中迷路,只要是登山客失蹤都會被懷疑是魔神仔作祟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9年1月20日、2019年10月8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「魔神仔洞」位於菁桐古道,可以由菁桐車站出發,從菁桐坑登山口往山上走,遇到岔路時,會有新北市政府設置的指路木牌。往三坑山的方向,可以抵達寫有「魔神仔洞」的木柱的洞口。往魔神仔洞的方向,則能抵達另一處魔神仔洞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臺灣鼎鼎大名的魔神仔,有許多種說法。
其中一種說法,會將魔神仔與漢文化傳說中的山林精怪進行比較,例如山魈、山精、山都、木客等等傳說,這些怪物的故事都與臺灣魔神仔有著類似的特點。
山魈,別名「山臊」,在《神異經》、《荊楚歲時記》、《酉陽雜俎》等等古書都有相關記錄。據說這種怪物擁有神奇魔力,人面猴身,容貌猙獰,性格邪惡,喜歡誘騙、襲擊人類。
山精,東晉葛洪的《抱朴子》提及:「山中山精之形,如小兒而獨足,走向後,喜來犯人。」據說山精很像是小孩子,而且只有獨足。獨足的特徵,也經常出現在山魈身上。
山都,這種怪物全身都是毛,住在樹上,具有變化隱形的能力。
日治時期,西川滿在1939年出版的《臺灣風土記》書中,田大熊的文章〈鬼〉描述了魔神仔的傳說。
據說這種喜歡戲弄人的小鬼,是死去的小孩子變成,有時候只會惡作劇,不會取人性命,例如會戲弄行走者無法分辨方向,或者將人隱藏在林投樹林和竹藪間,或者讓路人原地打轉。
而這種怪物也會讓人奔馳走路之後,餵食蝗蟲與蚱蜢的腳、牛糞等東西,讓吃東西的人誤以為是雞腿。失蹤者如果被人找到,要以聲音去呼喚那人,那人才會清醒過來。
而在1965年出版的臺灣漫畫《荒山妖怪》,畫家也描繪出獨眼山魈作祟的恐怖劇情。
更多有關臺灣魔神仔的調查,請參考筆者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書中內容。
以下,筆者分享走訪菁桐古道「魔神仔洞」之照片。
路上有時候會看到奇異的洞穴 |
那是 2019年,改版後的日本妖怪雜誌《怪與幽》編輯似田貝大介、妖怪探訪家村上健司來臺灣採訪,想與我交流臺灣妖怪文化。
一直以來,我從日本書刊中學習許多妖怪知識,也在村上先生書中神遊妖怪風景,於是我便提議一起去拜訪臺灣妖怪景點,似田貝先生與村上先生都很期待,於是我們就一起拜訪金鯪鯉、白馬神、魔神仔洞……等等妖怪相關場所。
三年後,我的書在日本翻譯出版,似田貝先生再次訪談我,村上先生也擔任我的講座對談人,我對於兩位先生的情誼銘感五內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魔神仔:山中精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卡吉匿斯:詭異精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,〈菁桐古道的魔神仔洞〉,《妖怪臺灣地圖》(聯經出版社,2019年),P.44〜P.48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