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雷公鳥―大甲雷公地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雷公鳥:據說高山上有大樹,樹上有雷公鳥,此鳥會飛翔天際,引雷於天地之間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8年
⑤【探訪地點】大甲雷公地
⑥【探訪筆記】
高山大樹有雷公鳥,若天雲聚集,雷公鳥會飛天,引發雷鳴,並與落雷一起飛降下界,烏雲散開之前再飛回高山。若烏雲散開太快,雷公鳥就會迷路於地表。
根據日治時期《臺灣地方傳說集》書中文章,雷公鳥某次曾經來不及飛回,甚至不小心被雞籠蓋住,雞籠上披著產婦褲子,讓雷公鳥的神通力喪失,無法自由行動,恰巧這個時候來了一位小偷想偷雞,他以為雷公鳥是雞,於是翻開雞籠,雷公鳥趁機展翼飛回,於是之後雷公鳥為了報答恩情而不落雷於小偷身上。
漢人傳說中,若人不珍惜食物,就會被雷公鳥引雷擊死。
在臺中大甲區的龍泉里,有一處溝地名為「雷公地」,據說曾經有婦女在此處隨意丟棄飯菜,於是被雷公打死。
苗栗縣西湖鄉的龍洞村,也有一處地名「雷公崁」,據說以前雷雨之際,曾有雷公的身影顯現於懸崖上。
雷電與雞常被連結想像,例如噶瑪蘭族傳說,據說母雞能夠控制雷電,若下雨天打雷,只要母雞啼叫就能夠制止雷電。
筆者在大甲區龍泉里踏查,訪談臨江路某宅的陳老先生(1931年出生),循線找到「雷公地」正確位置,如今已是菜園,此處是臨江路136巷盡頭。
文獻資料提及此地由來,相傳昔日有一婦女在此處丟棄剩飯,結果一群十名餘婦女,慘遭雷擊斃。
但是,筆者訪談陳先生說法,情節略有差異。據說在1950年代左右,曾經有一座草寮搭建於此處,農人計畫在此處墾田,某一次農曆十六日的「做牙日」,大雨滂沱,雲間的雷公鳥決定要降雷電於此處,擊中此處的一顆大石,石頭裂開之後,火花燒至草寮,寮中有七人都被燒死。本來還有兩人應該會待在草寮中,但那天休假所以不在,因此逃過一劫。至於那個被擊毀的大石,則是農人平常吃飯時會當作石桌使用。並且據說雷電降下時候,有怪異黑影在大石附近。
我採訪的內容,與文獻有所差異,死者人數也不同。不過兩者情節中的「丟棄剩飯」、「用餐之石頭」都與飲食有關,因此可以推測,傳說中雷公鳥之所以降雷電於此處,可能與人們不珍惜食物有關。
以下是筆者走訪的照片。
![]() |
筆者採訪陳老先生口音頗重,需要仰賴他的兒子進行翻譯 |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德吶邁:巨人掀洪水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墓坑鳥:冤魂化身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瑪莎卡莎鷎:食人之鳥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