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塔山傳奇—來吉部落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怪談〕塔山傳奇:自古以來,鄒族傳說中,「塔山」(Hohcʉbʉ)是神聖之山,所有的人死亡之後的靈魂都會飛至塔山,山中有屋舍可以提供靈魂居住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5年1月、2019年10月、2023年2月
⑤【探訪地點】來吉部落
⑥【探訪筆記】
鄒族人認為「塔山」(Hohcʉbʉ)是聖山,所有的人死亡之後的靈魂都會飛到塔山,山中有屋舍可以提供靈魂居住。而惡人死後的靈魂會在山中成為惡鬼,有時候則會跑到活人的村莊中,型態會是鬼火。
族人傳說,塔山周圍有時候會出現不同顏色的火球或或雲霧,彼此之間互相攻擊、吞噬,這就是善靈與惡鬼之間的戰鬥。
日治時期《蕃族調查報告書》描述鄒族的信仰:「人死後,靈魂必赴塔山。山上有土造房屋,祖先居住於此,如同我們一樣勤奮工作。我等後輩身亡,皆可住進祖先建造的房屋,無需再蓋屋。道路平坦,易於步行;途中有河流,雖僅是一條獨木橋,但並不危險。」
筆者走訪來吉部落,採訪鄒族梁碧蓮女士,族名「Yangui」,年約70多歲。她向筆者分享她拍攝塔山出現靈火、紅光的照片(請見筆者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)。
塔山靈界是神奇之處,自古以來流傳一則戀愛故事。
根據日治時期調查文獻,據說以前鄒族部落有一對感情深厚的男女情侶,但是男子患病之後逝世,讓女子哀痛萬分,她每日不停吟歌思念情人,有一天男子的亡靈竟然現身,邀請對方前往塔山靈界,女子喜悅同往,之後兩人在靈界中育有一子,女子有時候也會回到部落的家看望家人。
有一次,女子帶著可愛的嬰兒回到部落中,其母親伸手想抱孫,但嬰兒卻立即變成一塊樹根,女子再抱起樹根,樹根竟然恢復成嬰兒模樣。
女子也曾請人將酒送來塔山,當眾人搬酒甕到山上,突然就有手臂憑空出現搬走了所有酒甕,令人嘖嘖稱奇。女子最後一次返家時,她說她死前會在塔山斷崖懸掛白色衣物作為通知,之後斷崖就出現了白衣變成的白色岩石。
如果想拍攝塔山的照片,筆者走訪鄒族來吉部落,從「來吉大橋」的位置仰望,可以見到最上方的兩座山脈「大塔山」與「小塔山」,看起來十分神祕,而且也能同時看到山腳的鄒族來吉部落。
最上方的兩座山峰,被雲霧環繞,即是大塔山與小塔山 |
自古以來,鄒族流傳許多神奇故事,也有「未確認生物」(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,簡稱「UMA」)的傳說故事。
學者浦忠成採訪鄒族耆老,記錄鄒族傳說中的凶鳥「當怖鴉鴣」(Tampuyangu),此鳥叫聲如眼鏡蛇發出之聲,頭上有一根長羽毛,會在夜晚時候出沒,見者不幸。族人認為不能將此鳥帶回家中,犯了禁忌就會發生厄事。伊姆諸部落曾有方姓之人用河邊莓果作餌獵捕此鳥,帶回家之後,夜間屋外有許多當怖鴉鴣飛來飛去、不停鳴叫,被抓到的鳥也在房內呼應叫喚。雖然將異鳥放走,此戶人家依然遭逢厄運,多人病死,一名婦女倖免於難,並生下一個男孩延續家族血脈,其男孩後來被朱氏人家撫養長大,之後方家才重新興盛起來。
我在鄒族來吉部落調查,訪問在地族人梁碧蓮女士(Yangui),她曾見過這種禁忌之鳥,並向筆者描述此鳥詳細外觀與習性。
另外,筆者採集嘉義人陳女士說法,她同事的大嫂可能遭遇「當怖鴉鴣」或是「貓頭鷹魔」之類的怪鳥鳴喚而受傷。
學者浦忠成認為「當怖鴉鴣」這種凶鳥:「似並未有親睹者,惟確實存在於輾轉相傳的口述中。」
但是,筆者與族人交流過程中,得知此鳥可能是一種真實存在的鳥種,只是很難得見到,而且聲音非常怪異。也許,正因為此鳥罕見,鳴聲又怪,於是族人認為是禁忌之鳥。至於此鳥究竟真身為何,留待後續調查。
除此之外,鄒族也傳說深山中有一種神祕的食眼怪獸,名叫「瑪目瑪眸睭」(Ma'mumamcoo)。
我在鄒族來吉部落訪問族人梁碧蓮女士(Yangui),她向我詳細介紹這種怪獸的外貌與事蹟。
據說此獸是四足,身上有毛,長尾,體型類似小狗或貓,性格兇猛狂暴。以前獵人曾見到此獸與熊搏鬥,並且以利爪挖取對方眼睛,因而知曉此獸偏愛的食物是眼球。雖然食目獸的體型不大,但是行動快如閃電,因此可以與體型更大的山獸相抗衡。
此怪獸是否真實存在,梁女士也無法確定,只說明這是鄒族老獵人流傳下來的故事。因此,這種怪獸與當怖鴉鴣都屬於「未確認生物」(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,簡稱「UMA」)。
有關鄒族的傳說故事,詳細內容請繼續參考筆者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之篇章〈鹿王:森林中的神鹿〉與遊記文章。
昔日,人們傳言,臺灣深山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怪獸,例如「紅毛獸」。
據說臺灣有一處神祕之地,名叫「天柱嶺」,山嶺中遍生奇柏怪松,風景令人嘖嘖稱奇。據說在十八世紀初,這座山嶺中出現了一隻巨大的紅毛怪獸,臉面如馬,目光如炬,毛髮赤色,全身如同火焰鮮紅,疾走速度如風,不管是人類或是野獸都會被它吞食。
當時,有一位勇士名叫李勇,據說他是明代功臣李文忠的玄孫,他為了不讓怪獸繼續害人,於是拿起大刀與怪獸互相搏鬥,並且成功斬殺了這隻恐怖怪獸,讓天柱嶺不再有怪獸危害。後來,李勇與朱一貴相遇見面,李勇欣賞對方氣節高超,於是在1721年協助朱一貴起義抗清。
天柱嶺怪獸奇譚在18至19世紀的日本流傳甚廣,當時許多日本書籍經常描述此故事。其實,此事最早是1723年日本作家萍水散人在《通俗臺灣軍談》寫作的小說情節,用來強調參與朱一貴事件的李勇強悍無雙。雖然此事是虛構篇章,但妖怪本質包含了想像與創造,所以應該可以說,臺灣山嶺中的怪異存在,也曾被賦予紅毛獸的特殊奇想。
這是筆者收藏西元1885年刊印的日本古籍《鄭森偉傳:明清軍談》,書中描繪了紅毛獸的怪異形象,據說這種怪獸出沒於臺灣的「天柱嶺」,但此山嶺與紅毛獸是小說情節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鹿王:森林中的神鹿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墓坑鳥:冤魂化身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癩病蟲:怪蟲致病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