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妖鱷—馬公化石館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妖怪〕火鱷:澎湖民譚提及,龍王降罪,導致人類漁夫化為妖鱷,他深愛的龍女則化為金珊瑚。另外也有說法,澎湖妖鱷周身環繞火焰,因此也能稱為火鱷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7年7月1日
⑤【探訪地點】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6號「澎湖化石館」。
⑥【探訪筆記】
澎湖妖鱷傳說,是筆者十分喜愛的臺灣妖怪戀愛譚。
大約在2012年左右,那時候我正在清華大學讀書,我的指導教授是陳建忠老師,我常前往阿忠老師的研究室,與老師交流論文寫作方向。
當時,我已經開始蒐集臺灣妖怪文獻資料,澎湖的怪鱷故事讓我充滿興趣。某次,在阿忠老師研究室的時候,老師另一位指導學生也在場,那位同學是澎湖人,於是我便向她詢問有關澎湖鱷魚的故事。
那時候我得知澎湖民間故事,傳說澎湖海域之中有一座巍峨龍宮,龍宮之中的龍女,打破了種族之間的隔閡,與一名人類漁夫互相戀愛。但是,他們的戀愛卻受到阻止。雙方受到詛咒,龍女變成了金珊瑚的元身,她的愛人則幻化為恐怖的大怪鱷。後來也有人說,澎湖有火鱷的蹤影。
古往今來,臺灣沿海有許多龍女故事,例如「暗澳」傳說也曾經是龍女的居住地。
我將澎湖鱷魚的傳說,分享給阿忠老師與澎湖同學。很可惜的是,澎湖同學說從來沒聽過澎湖有鱷魚。
當時,阿忠老師的研究室,播放著「古典樂」廣播電台,似乎正播放著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。在優美樂曲聲中,我與老師還有同學一起討論起澎湖傳說。
那是讓我很懷念的時光。
不久,我完成了清大的學業,離開了學校,也與阿忠老師少聯繫。
後來,我調查澎湖妖鱷故事,追尋到更多資料,也得知澎湖確實曾經有鱷魚的存在。
妖鱷故事,可能源自於澎湖的「西嶼」(漁翁島),傳說中與龍女相戀的人類即是漁翁島的漁夫。
日治時期,西川滿《臺灣風土記》內頁呈現「西嶼落霞」的古圖,此圖展現漁翁島薄暮時分的夕陽美景。可以藉此遙想人類化為妖鱷的故事。
日治時期,西川滿《華麗島頌歌》的蝴蝶頁呈現「金雞曉霞」的古圖,此圖展現澎湖海域的黎明朝陽景色。也許,龍宮就在此處海底?
筆者整理澎湖妖鱷傳說情節、相關研究,其文章請繼續參考我的作品《妖怪臺灣地圖》(2019年)與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2023年)書中的內容。
謹以我的調查文章,獻給我的恩師陳建忠先生,祝福阿忠老師健康平安。
澎湖妖鱷故事玄奇神祕,如果讀者想進一步了解澎湖的鱷魚故事,可以造訪「澎湖化石館」。
澎湖館內收藏史前澎湖鱷魚的化石復原標本複製品,原件則是收藏於臺中科博館,難得一見,因此如果想要目睹澎湖鱷魚化石,比較方便的管道是前往「澎湖化石館」。
筆者有一種猜測,澎湖妖鱷傳說的起源,可能是史前巨鱷曾經存活到幾百年前,結果被澎湖人目睹(或者其化石被目睹),於是人們基於「妖怪想像」的原理,編織澎湖妖鱷傳說,甚至延伸想像怪鱷有火焰。
說得再多,不如親眼瞧一瞧,以下就分享筆者走訪「澎湖化石館」的旅行畫面。
「澎湖化石館」是澎湖縣文化局附設的館舍,位於澎湖文化園區內。雖然展館介紹說這是以兒童為展示對象的館舍,但是筆者認為此展館老少咸宜,將澎湖自然史介紹很詳盡,也不會太學術,且有化石文物陳列,逛起來很有趣。
目前根據展館的說明,館內常設展是位於1樓的「怪物『石』代:澎湖水道化石特展」,2樓有「石破天『鯨』:吉貝長鬚鯨展」、「史前巨鱷:潘氏澎湖鱷展」。
以下是展館資訊:
【開放時間】周三至周日,上午9時-12時,下午14時-17時
【休 館 日】周一、週二及國定假日
【門 票】免費
【電 話】06-9261141轉224
在冰河時代,澎湖與臺灣相連,後來氣候變遷,海平面上升,地貌改變成現今模樣,古生物也成為化石。
在1960年代,日本人在澎湖發現了軟體動物化石,後來又有更多發現,在澎湖水道找到的哺乳動物化石,就被人們命名為「澎湖、臺南更新世晚期動物群」。
潘明國先生在澎湖西嶼內垵海邊挖到的鱷魚化石,他原以為是沉香,後來在2006年經過檢查,得知這是1500萬年前的古代巨鱷化石,於是命名為「潘氏澎湖鱷」。這具鱷魚化石,不只提供歷史考證,甚至可以替澎湖民間傳說增加可信的證據。
根據臺中科博館公開的資訊,「潘氏澎湖鱷」的化石因為受到海水多年浸泡而嚴重侵蝕,可能有風化解體的危機。經過程延年博士、單希瑛助理研究員拼接復原,得知這隻古鱷是生存於距今大約1700萬年前到1500萬年前「中新世早、中期」的史前生物。
「澎湖化石館」展出的化石,也有澎湖水道發現的冰河時期的古菱齒象、四不像鹿、德氏水牛、長鬚鯨等等化石,具有文化歷史價值。
世間有鱷魚之妖,當然也有鱷魚之神。若要了解鱷魚神,筆者推薦可以前往臺南的皇帝廟。本文結尾照片,即是筆者拜訪鱷魚神「青龍將軍」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火鱷:妖怪戀愛譚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,〈龍女與妖鱷的悲戀〉,《妖怪臺灣地圖》(聯經出版社,2019年),P.291〜P.295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,〈鯉魚精:小金門的怪談〉,《都市傳說事典:臺灣百怪談》(奇幻基地出版社,2022年),P.534〜P.535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