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貓靈傳說—大林蒲將軍廟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怪談〕貓靈傳說:大林蒲將軍廟,廟神是貓靈,因為昔日村民有「死貓吊樹頭」的習俗,久而久之,人們認為樹旁的小廟之神即是「貓仔公」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8年、2020年、2023年
⑤【探訪地點】大林蒲將軍廟
⑥【探訪筆記】
目前,筆者知曉臺灣有關貓神的廟宇,廟中神靈是貓靈的廟宇,至少有4間。
其中一間是高雄大林蒲的「將軍廟」,筆者田野調查數次,已經詳細確認廟史。
以下內容,是筆者採訪當地人的說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〈何敬堯訪查將軍廟〉
採訪時間:2018年
採訪地:高雄鳳北路
採訪者:何敬堯
報導人:黃小姐(1984年出生)
講述內容:
我是外地來的人,我只是聽說,這間將軍廟很靈驗,雖然是一間小廟,但是信眾很多,在這邊建廟的時間好像有20多年?
這間廟奇特的地方是,主神將軍爺聽說好像是一隻貓?有時候大家也尊稱「貓仔公」。
大約農曆5月的時候,好像是貓仔公的生日,農曆7月也會做普渡,大家都很感謝貓仔公的保佑。關於這間廟的事情,我大概只知道這樣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採訪地:高雄鳳北路
採訪者:何敬堯
報導人:蘇先生(1986年出生,小港人,擔任將軍廟委員)
講述內容:
雖然現在大家會尊稱將軍廟的神明是「將軍爺」,但是老一輩大家的講法都是稱「貓仔公」。以前將軍爺的乩身起乩的時候,行為就像貓一樣,會抓桌子,會在地上行動類似貓咪。所以大家才會認為,廟神果然是貓。
將軍廟很靈驗,有很多神蹟,信徒很多,會有臺南的信徒過來進香交流。將軍爺如果想要去哪邊進香拜拜,祂也會自己寫出來(藉由乩身),大家一查發現這個地址真的是一間大廟,那邊廟的神也會感應將軍爺想要去拜訪,於是就有廟與廟的互動。我們認為祂們神與神之間有聯絡,然後再透過起乩方式來告訴我們。
除了將軍廟有傳說,另外我們高雄這邊的紅毛港也有「剖港」(臺語:Phóo-káng)的傳說。因為要擴建港口,所以將紅毛港與旗津的陸地切斷。我聽我爸講,故事真的很玄,剖港之後不久,這邊海水竟然全都變紅,因為地理敗了。「剖港」的行為,竟然把我們這邊龍穴的一尾龍剁一半,龍死了,海水才會變紅。
▲〈何敬堯訪查將軍廟〉
採訪地點:高雄鳳北路
採訪者:何敬堯
報導人:陳先生(1969年出生,紅毛港人)
講述內容:
我以前是紅毛港人,我們的「貓仔公」,以前就是在紅毛港臺電裡面。那時候臺電裡面有一個女子,會被神明貓仔公「倚身」(臺語:Uá-sin)也就是附身起乩。
貓仔公遷廟過程中,聽說有受到我們當地大廟飛鳳宮主神張巡尊王的允許與協助。至於現在將軍廟的旁邊的房子,以前是撞球間,是一個「老芋仔」(國軍退伍老兵)開設,我們以前就會來大林蒲這邊玩,讀書也在這邊。
另外,提到我們這邊當地的事情,雖然高雄這邊是海港,但是如果大船要進來比較困難,所以政府就決定「剖港」,做國際碼頭。也就是要做一個吃水較深的港口,才能夠讓大商船進來。我們這邊傳說,以前紅毛港跟旗津這條海線是一個龍穴,這是地理師的講法,但是剖港之後,地理就敗了。以前我們小時候,海線埔(潮間帶)非常的長,我們都在那邊玩,但是「剖港」之後,都沒有海線埔了。
※註:臺語說神明附身於人,會說「倚身」(Uá-sin)、「被倚」(Ho-uá),「倚在」(Uá-ti)某人身上。
之後,筆者查訪多次,並且有幸採訪該廟管理者楊清連先生與張千鳳女士。筆者詳細記錄此廟的歷史由來、遷移過程,並確認主神貓靈的傳說故事。
以下是採訪紀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〈將軍廟與「貓仔公」的由來〉
採訪地點:高雄鳳北路
採訪記錄者:何敬堯
報導人:楊清連先生(1958年出生,將軍廟管理委員會)
講述內容:
我們這邊的地,以前都是農田、魚塭地。大約在民國52年(1963年)之後,政府要開發建設,作為臨海工業區,包括中鋼、中油,他們以前的土地全都是農田。另一方面,以前的魚塭地,後來則做為臺電的廠區土地,要開發大林發電廠。
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,都在養魚的魚塭裡面「𨑨迌」,當時就知道魚塭地旁邊有一間小廟,即是今日「將軍廟」的原廟「壽主龍堂」。原本這間小廟位於紅毛港的魚塭地旁邊,那間小廟也有一位女乩身,名叫「楊秀鳳」(紅毛港人,當地女工),住在我們隔壁而已。
根據我的記憶,當時的這間小廟,作為廟壁的建材很特別,不是磚石,也不是水泥,而是類似澎湖常見的「硓𥑮石」,表面有一個洞一個洞,而且看起來很方正。我聽老一輩的人說,這個廟的建置早於日本時代(1895年)之前,所以應該是清國時代就蓋的廟。而且榕樹都將廟屋頂遮住。雖然照片看起來,廟的門口不大,但是廟的內部很深,廟地是很長的長方形。
我有一張相片拍攝於1980年代,也就是40年前,那時候我20幾歲,我太太拍攝我與原廟「壽主龍堂」的照片。而那間廟的位置,就位於「1號機」與「2號機」旁邊,廠方將廟的周圍100坪圍起來,平時不會有機器去動這塊地,因為只要靠近此地,機器就會故障。除了我們當地人信眾,廠方的員工也會到這間廟拜拜。
![]() |
1980年代壽主龍堂,楊清連先生當年20幾歲 照片中的廟宇即是貓神之廟 〔誠摯感謝楊先生向筆者分享此照片〕 |
有關將軍爺(貓仔公)的由來,也就是.....【此段內容省略】→【楊先生講述將軍爺廟宇詳細歷史,以及當地民眾「死貓吊樹頭」的習俗,以及貓仔公的由來,筆者已經將這些內容記錄於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書籍中,請讀者繼續查閱。】
......建新廟,還有很多過程,例如需要雕刻神像。
當時,我是去請屏東潮州的雕刻師傅負責。那時候,我只跟雕刻師傅簡單說明了神明的概況,而那位雕刻師傅說資訊很少也可以,只要他雕刻的時候,睡在他家客廳而不是臥室,點沉香入夢,據說這樣就能比較順利接收到神明的感應指示。
我第二次再去找他的時候,雕刻師傅說晚上的時候,神明有入夢感應,神明交代說祂是「將軍大爺」,並且祂旁邊還有兩尊神,也就是祂的左右手。之後,我們認為這兩尊神即是「將軍二爺」、「將軍三旨爺」。並且,雕刻師傅說,將軍大爺神明的手上持有某物件(彎刀),而且腳下踩了一隻虎。於是,我們與雕刻師傅就決定以此做為將軍爺的神像原型,並且雕刻三尊神像。
雕刻師傅雕刻好神像之後,我們就奉請了這三尊神像回來。當時,神像是用紅布封蓋,請法師執行儀式開光點眼之後才揭開紅布。將軍大爺揭曉面目的時候,我太太很驚訝,因為她發現將軍大爺的面貌,就是她當時夢境出現的神明面貌。
那時候,將軍大爺的神像手上,其實握有一個彎刀,有點類似原住民的彎刀形狀。
不過後來,大爺神像沒有繼續持彎刀,改成了七星劍的模樣。
我們蓋好了新廟,也有了神像,並且經過神明指示之後,就將此廟定名為「將軍廟」,廟神也尊稱為「將軍爺」。
【此段內容省略,請讀者繼續查閱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。】......關於廟的靈驗事蹟,有很多,我這邊簡單說一個事情。
十幾年前,附近有一個年輕人,誤會將軍廟內有值錢東西,例如金牌。於是那名年輕人就在晚上偷偷摸摸橇門闖進去,但是拿不成東西之後就逃離。但是逃離的過程中,不小心在路上被車撞,因為車禍而腿斷了。於是這名年輕人的母親來向廟方說明此事,希望廟方能夠原諒這個年輕人。後來刑事署警察來調查,我們也都知道犯人是誰。但因為將軍廟的神是普渡眾生,所以我們廟方不願追究此事,所以我們沒有去做筆錄,並且沒有提告追究。當時年輕人闖入的時候,廟的檜木門的上方有損壞的地方,所以我們後來有做一些修補。
目前,我與我太太兩位都屬於將軍廟的管理委員會,無薪水,以義務的身分服務將軍爺。將軍廟原本的總幹事是林珠寅先生(民國三十幾年次出生),後來林先生年紀大而退休,於是主任委員就由李英賓先生擔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〈將軍廟的靈驗故事〉
採訪地點:高雄鳳北路
採訪者:何敬堯
報導人:張千鳳女士(1965年出生,將軍廟管理委員會)
講述內容:
民國78年(1989年)的時候,廟神來到我的夢中顯聖,那時候我很害怕,因為祂的面目看起來很恐怖。雖然遷廟是很費工夫的事情,但是夢中的神明告訴我說不用煩惱,事情都會迎刃而解。
後來,我們決定協助廟神遷廟。過程中,我丈夫去屏東請雕刻師雕刻,但是當時我都沒有陪同。後來雕刻師雕刻出來的神像面貌,竟然跟我夢中見到的面目一模一樣。
現今,將軍廟的神明有三位,中間是將軍大爺,旁邊是二爺、三旨爺。
將軍爺很靈驗,有求必應,神蹟很多,臺電的廠長等人員也經常來此拜拜。我這邊舉幾個例子。
........【此段內容省略】→【楊先生與張女士是現在的將軍廟的建立者,兩人講述許多關於此廟由來與相關故事,詳情請繼續參考筆者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書籍。】
還有一件事,有一天我在睡午覺,夢中我走在路上,在附近的加油站我發生車禍,結果睡醒的時候,竟然整個腳都腫起來像麵龜一樣。後來去看醫生,抹了消炎的藥膏,但我的腳還是水腫繃得很緊。於是我就來將軍廟向將軍爺拜拜,我向將軍爺問事(請仙仔協助),當時將軍爺寫了一個符給我保平安,並且說我做夢的時候,將軍爺也到了我的夢中,並且幫忙了我,把我在馬路上推開,否則當時夢中車禍會更嚴重。後來拜拜之後,我的腳就消腫了,十分神奇。
將軍廟的神明,跟其他廟的神明有很多交流往來,像是去過臺中的紫雲巖,之後也要去宜蘭。至於要去哪裡「會香」,都是將軍爺自己指定,藉由降乩寫字說明想要去拜訪的廟宇地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筆者也簡單介紹高雄將軍廟基本資料,如下所列。
▲廟址:高雄市小港區鳳北路163-4號。
▲廟土地面積:30坪
▲供奉神明:主神將軍大爺、將軍二爺、將軍三旨爺、土地公、中壇元帥
▲神明生日:將軍廟主神聖誕千秋日期是農曆5月4日正日,祝壽儀式必為將軍廟列位眾神辦理謝戲。此外,每年農曆七月也依俗,舉辦普渡活動。
▲管理委員會:負責廟務組織原名「大林蒲將軍廟管理委員會」,因為組織工作擴大,於是在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申請立案,2011年9月改名為「高雄市大林蒲將軍宗教協會」。
關於將軍廟與「貓仔公」的由來,筆者已經將調查結果記錄於書籍中,請參考筆者作品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書中篇章〈貓爺:貓靈成神〉。
在此感恩感謝貓仔公保境佑民,神威顯赫,香火鼎盛。
以下是筆者走訪的照片。
將軍爺,即是貓仔公 |
貓仔公的元靈,即在基座下方 |
貓仔公腳踏一虎 |
「死貓吊樹頭」之樹 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〈貓妖怪的說法〉
採訪地點:高雄鳳北路
採訪者:何敬堯
報導人:張千鳳女士(1965年出生,將軍廟管理委員會)
講述內容:
台灣傳說,貓死後,可能變成貓妖怪,以前的人會把文字寫成「貓鬼」、「貓麻仔」。
「貓鬼」的說法,源自2005年《花蓮縣民間文學集(二)》的客家人張振岳說法。
「貓麻仔」的說法,源自作家銀色快手將pyrrosia的故事改寫成〈貓麻仔〉,刊載於2006年的《國語日報》,並且發表於網路。
多年前,某羅姓作家知曉銀色快手文章後,就向我詢問「貓麻仔」的詞彙意義。
當時我不知這個名字的意涵,恰巧我有機會與銀色快手見面,我就向對方詢問此詞。
銀色快手回答,他不知道這個名詞的意涵。
後來這幾年,我個人持續田野調查,採訪多位前輩與耆老,對於台灣傳統「貓妖怪」的說法,我已經確認出3個概念。
▲結論A:貓妖怪講成「貓鬼」(niau- kuí/ meu-guiˋ)是地區說法。某些地區不用「鬼」來形容貓妖怪,而是直接用「妖怪」(iau-kuài)、「貓妖」來稱呼。
▲結論B:「貓麻仔」就是臺語「貓猫仔」(niau-bâ-á)的說法,臺語正字應該寫成「貓猫仔」。
▲推論C:中部平埔族的黑魔法女巫「煞魔仔」(suah-moo-á),傳說中會與貓咪交換眼睛,此貓可能就是「石虎」。
關於這三個概念的證據,我個人田野調查採訪的資料很大量,我尚未全部整理過我的訪談資料,就先簡單列舉以下數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【貓鬼的說法】
根據教育部客家語辭典,客家有諺語「貓公上樹--毋成猴」。
教育部解說這個諺語的意思是:
貓即使爬上了樹,也不會變成猴子;用來比喻壞胚子。例:該隻細鬼仔係貓公上樹--毋成猴。(那個小鬼是貓爬上樹--壞胚子。)
這個諺語和「貓鬼」雖然無關,但能夠理解客家人張振岳提到「貓鬼躲在樹上」的情境想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.【貓妖的說法】
施百鍊的著作《士林的故事》(1995年),描述士林當地的貓妖怪,詞彙稱呼是「貓妖」。
但是,這是文字的寫法,無法百分之百肯定這是臺語的說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3.【臺語的貓妖怪】
臺語的「猫」(bâ)與「貓」(niau)有差異。
「猫」可以是指貓,或者類似貓體型大小之動物,例如果子狸、石虎都可以稱為「猫」、「猫仔」。至於「貓猫仔」(niau-bâ-á)則是存在台灣很久遠的臺語詞彙,這個詞彙就是銀色快手當初紀錄的「貓麻仔」。
我小時候,聽過大人說「果子猫」(Kué-tsí-bâ),就是指果子狸。
以上的概念,我詢問臺語工作者潘科元老師,潘老師確認這個概念是正確的,並且提出「貓猫仔」的見解。以下是訪問紀錄。
潘科元老師:
「貓麻仔應該就是 niau 佮 bâ 合做伙來號名个妖怪名稱……niau-bâ 可能就是石虎,經過傳說,變成像妖怪个物。大儂hánn囡仔,愈講愈恐怖。……閣一種解說:niau是英文 cat,bâ 是野生動物,形體只要小可仔類似 cat 攏算 (但是咱無將 虎、獅 算是 bâ),像阮將果子bâ 叫做 bâ-á。……後來咱儂將即類个動物『妖怪化』,就結合 niau 佮 bâ 另外創出 niau-bâ 个名稱。」(2019年11月21日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.【苗栗的貓猫仔】
報導人:新北市某國小學特教組長,李家兆先生(2019/12/26)
李先生老家、奶奶住處是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。李先生以前常在苗栗看到石虎,也聽過「貓猫仔」(貓麻仔)的事情,不過當地人使用這個稱呼則是類似「狐狸精」的用語,非形容怪物,而是指「不正經的女子」,而且這種女子會誘拐人。
報導人說法:「我的奶奶出生於1946年,住在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。貓猫仔在我們那邊的用法是指一種動物,很像貓一樣的動物,但又不像果子貍。因為貓的尾巴比較小,果子貍的尾巴比較澎。我們當地人會用「貓猫仔」形容不正經的女人,但也不是罵人,就是私下議論的用語。也就是類似「狐狸精」那樣的女子,會誘拐男性。我問奶奶,是否聽過「貓猫仔」來稱呼妖怪?她說比較沒有,但她小時候就聽過「貓猫仔」用來稱呼不正經或是很騷的女性。」
(我的解釋:苗栗當地稱呼「貓猫仔」,可能指石虎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5.【高雄的貓妖怪】
「死貓吊樹頭」是漢人特殊習俗,全台灣有一間宮廟,與這個習俗有很深厚的關聯。
這間廟是高雄大林蒲的「將軍廟」,舊廟原先在紅毛港,信徒尊稱將軍爺是「貓仔公」。
舊廟旁邊有很多榕樹,鄉民會依照「死貓吊樹頭」的風俗在樹上「吊貓仔」。久而久之,眾人認為廟神即是貓靈化身的「貓仔公」。證據之一,此廟的女乩身被神靈附身起乩,行動猶如貓咪,能生吞一整隻虱目魚。
目前,我已經詳細確認大林蒲「將軍廟」的廟史,該廟管理人也認可我做的紀錄是目前最完整的資料。
藉由該廟管理人的說法,可以確認當地人對於「死貓不吊樹頭」會變成什麼妖怪的說法。以下摘錄我的紀錄,採訪將軍廟的張千鳳女士(1965年出生,負責將軍廟管理委員會,同時也是將舊廟遷至新廟的關鍵人士)。
張女士與同席的長輩回答如下:「如果死亡的貓沒有吊樹頭,就會變成怪物,而我們講臺語會直接說變成『妖怪』(臺語發音:iau-kuài)。我們不太會說變成『鬼』(kuí ),也不太會說變成『精』(tsiann),而是說變成『妖怪』(iau-kuài),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貓變成了怪物。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6.【埔里的猫仔】
記得在2019年,我與作家東燁同台演講,會後聊天,我們聊到了「猫仔」的妖怪故事,東燁分享自己的童年經驗,埔里長輩會說「ㄇㄚˊ」會抓小孩子,此事也記錄於東燁《東海伏妖誌(下卷)》(2020年)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.【大肚山的猫仔】
大肚山是我的家,昔日此處是拍瀑拉族的重要生活領域。根據我的訪查,中部流傳已久的「煞魔仔」(suah-moo-á),不只是出現在埔里巴宰、噶哈巫的傳說,在大肚山的拍瀑拉族群裡面也有流傳「煞魔仔」的傳說。
「煞魔仔」有一點很奇幻,就是這種女巫可以跟貓咪交換眼睛,在夜晚看東西很清楚,行動自由自在。
而在大肚山,我家的後方,這裡以前是拍瀑拉族的「猫霧拺社」(Babusack)的生活領域,有一個地名現在寫成「貓仔崙」。(注意「猫」的發音)
我與猫霧拺社族裔白俊忠老師討論,我們皆認為這個地名的正確說法應該是「猫仔崙」(bâ-á-lūn),此處以前就是石虎聚集地,上上個月還在不遠處發生了石虎的路殺事件。
結合這些線索,我有一個推測,「煞魔仔」傳說中跟貓交換眼睛,這個「貓」的品種可能就是「石虎」。
但這個說法,我尚未尋獲百分之百的證據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其他還有一些訪談,報導人提到貓妖怪的時候,有時候會直接說這是「猫仔」(bâ-á)作怪。
結合以上的各種採訪記錄,可以整理出一個說法。
以前台語講「貓妖怪」,普遍用語是「貓猫仔」、「猫仔」、「貓鬼」。
這些用語指涉的妖怪會有三種:
A.「死貓不吊樹頭」之後變成的精怪。
B.自然界出現的動物精靈。
C.台灣野外的果子狸、石虎被妖魔化成怪物的形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貓爺:貓靈成神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貓鬼:貓妖惹禍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魚精與貓精:雙怪爭鬥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
【臺北】
【新北】
白鷹妖鳥—白鶯石 | |
【基隆】
【桃園】
【新竹】
【苗栗】
【臺中】
【彰化】
【南投】
【雲林】
【嘉義】
【臺南】
【高雄】
【屏東】
【宜蘭】
【花蓮】
【臺東】
【小琉球】
【澎湖】
【蘭嶼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