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【妖怪、怪談名稱】鬼靈地—西西澇
②【妖怪、怪談介紹】
〔怪談〕鬼靈地:羅娜部落與久美部落的交界處,有一個恐怖之地名叫「西西澇」(Sisi-lau)。此處是古戰場,所以有鬼棲息。
③【探訪記錄者】何敬堯
④【探訪日期】2015年
⑤【探訪地點】「西西澇」(Sisi-lau)
⑥【探訪筆記】
田哲益與全妙雲的作品《眾裡尋她:南投縣鄒族口傳文學與歷史》(南投縣政府文化局,2013年),這本書中介紹了「西西澇」(Sisi-lau)的鬼故事。
根據書中介紹,布農族人稱此處是「西西澇」(Sisi-lau),鄒族人則稱為「西西謠」(Sisi-ia)。
鄒族與布農族皆認為此處是靈異地點,鬼怪很多,並且傳說此處是鄒族與「Mumucu族」(一種矮黑人種族)的爭鬥地點。因為戰事殘酷,死者亡靈化為鬼魅,停留於此。
有關此地的故事,可以參考臺北帝國大學土俗.人種學研究室《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》,楊南郡翻譯(2011年1月,249頁),記錄了鹿株群楠仔腳萬社有一個傳說故事,如下所述:
「古時候,我們現在居住的地方,住著一群叫做Mumutsu的異族。以前曾經有兩個住在樂野社東方的Vüyio舊社的族人,前來狩獵,但是一直沒有回去,所以從Vüyio派遣15個人來尋找。住在本地的Mumutsu對他們說,不知道這兩個人的行蹤。Vüyio社人掉頭回去,卻在途中看到白骨,判斷是被 Mumutsu所殺害。Vüyio社人此行發現本地方土地肥沃,向Mumutsu要求割讓羅娜溪(Vafu-ne-suvavaliana)以南的土地,把一束茅草放在當地的大岩石上,茅草上面再疊放一塊大石頭做為界石,做完這個動作後,就回去了。隔了一段 時日後,Vüyio社人再度到Mumutsu族居地,晚上在他們的家過夜。當天晚上 Mumutsu準備了一席酒菜要款待Vüyio社人。作客的Vüyio社人發覺酒菜被滲入 毒藥,而且也發現Mumutsu 已動了手腳,把羅羅娜溪的界石,擅自向南移動到 楠仔腳萬溪(Vafu-ne-Siauyu),很生氣地殺掉Mumutsu的小孩,把界石移回原來的位置,又把所殺的小孩屍體夾在大石塊之間。Vüyio社人回去以後,立即準備戰鬥。他們遠征到今日仔腳萬社的北方,Mumutsu 大敗,很多人被殺,殘餘的人奔向北方逃亡,後來不知所終。(楠仔腳萬社所傳)」
以下摘錄《眾裡尋她:南投縣鄒族口傳文學與歷史》書中介紹此處的鬼故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田哲益、全妙雲,〈女鬼與小鬼〉,《眾裡尋她:南投縣鄒族口傳文學與歷史》(南投縣政府文化局,2013年)
採錄者:田哲益、全妙雲
採錄地點: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
採錄時間:2011年8月11日
報導人:司福來(Dah-hu),布農族,56歲
「Sisi-lau」(西西勞),久美部落與羅娜部落的界溪「倉庫坑溪」,這裡有很多鬼,久已傳聞。報導人自己本身就有遇見「鬼」的經驗。這裡的鬼是鄒族人,傳說古代有一位鄒族的孕婦,在此發生意外而死亡。所以此地常見到一位女鬼和一位小孩子。女鬼的頭髮非常長,看不到她的臉,頭髮會在臉上飄。有一塊石頭,小鬼一定會在上面玩,他雖然是個小孩子,但是臉是老人的。這塊石頭已經被桃芝風災流走了,但是小鬼仍然在那裏,沒有離開。陰氣重陽氣衰的行人路過這裡,不注意的話會遇見他們。其實許多人在這裡有遇見「鬼」的經驗,這個故事是我的經驗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田哲益、全妙雲,〈Sisi-ia善變的鬼〉,《眾裡尋她:南投縣鄒族口傳文學與歷史》(南投縣政府文化局,2013年)
採錄者:田哲益、全妙雲
採錄時間:2012年6月5日
採綠地點:南投縣信義鄉久美部落
報導人:文進達(Mo'e),鄒族,71歲
Sisi-ia的鬼會變來變去,有時候變成小白鼠,有時候變成狗、貓、兔子,有時候變成巨人,從腳一直往上看,直到很高的天上,有時候亂敲麻竹。Sisi-ia 的鬼住在水底下有一塊像甕的石頭,人們掉到這裡就不容易爬出來;如果鬼在家裡就看不見似甕的石頭,如果祂不在家裡,則人們就可以看見水裡似甕的石頭。在修築久美部落到羅娜部落的道路的時,築路的人一直把石頭和土丟到似甕的石頭上,把鬼的家裡丟壞了。鬼搬到Sisi-ia橋上方一個非常巨大的石頭上,久美基督長老教會建造教堂的時候,把這塊巨石鑿開,用以建造教堂,人們又把鬼的家破壞了。鬼又搬到Sisi-ia橋上方石壁的草叢中,祂有一個四方形的椅子在路的旁邊,有一位村人把鬼的椅子打破,準備運回家蓋牛舍;他回家後,晚上作了一場夢,夢見有一個鬼對他說:「為什麼打壞我的椅子呢?」就開始發高燒生病,他也不敢把那張鬼的椅子運載回家做牛舍了。賀伯颱風的時候,又把鬼石壁草叢中的家裡沖毀了。不知道這個鬼又搬到哪裡去了?現在Sisi-ia路段有路燈了,鬼怕燈和火,這個鬼可能離開Sisi-ia這裡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筆者得知此事之後,雖然想了解「西西澇」的正確位置,但是《眾裡尋她:南投縣鄒族口傳文學與歷史》書中沒有說明此處位於哪裡。
於是,筆者便實際走訪該地,探查此處的位置。也就是倉庫溪的山坳處,信和產業道路的「羅美橋」一帶。
我走訪久美幾次,採錄了相關靈異故事,也得知此地點的確切位置,即是「羅美橋」一帶的山坳處。
以下說明我的採訪記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訪談主題:〈西西澇的位置〉
訪問紀錄者:何敬堯
報導人:鄒族女士、布農族男士
(皆不具名,在中油加油站工作,皆年約20多歲)
採訪地點:臺灣中油新中橫站(南投縣信義鄉信筆巷182-1號)
訪談內容:
◎鄒族女士:我有聽說「西西澇」(Sisi-lau)這個地方,講這個字的重音在「澇」這個位置,也就是「ㄌㄠˋ」。不過,我對於這地方的傳說不太熟悉,只有聽說日治時期的時候那邊有屍體,所以比較陰。那個地方,就位於羅娜部落跟久美部落的交界處,而我是來自久美。「西西澇」這個地方,大概就是溪的一帶(倉庫溪),也就是「羅美橋」這一帶。
◎布農族男士:我也有聽說「西西澇」這個地點,聽說那邊就是日治時期的時候有很多屍體,所以比較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▲訪談主題:〈西西澇的鬼故事〉
訪問紀錄者:何敬堯
報導人:陳先生(1960年出生,在久美部落經營「玉美商店」)
採訪地點:玉美商店(南投縣信義鄉美信巷41號)
訪談內容:
大約在1986年左右,那個時候我在久美,要前往西北邊的「羅娜部落」,我要請工人做事情。
從久美往羅娜,會經過「西西澇」這個地方。這個地方是一個小山坳的地形,山坳上面長著桂竹、下面長著麻竹,風吹的時候發出聲音感覺怪怪的,我們都認為是陰森的地方。
那個時候是晚上,我開車經過羅美橋,要往上行駛去山坳上的羅娜部落。那時候的橋跟路都很小條,不像現在道路比較寬。
我開車的時候,要轉彎上去的時候,看到對面遠遠有車燈,也就是有車子要過來。那個燈綠綠的,就像是大貨車上面的閃光燈那樣。
我本來以為對面有車子會過來,但是我轉彎上去的時候,卻沒看到有任何車子。
我覺得奇怪的時候,往右邊一看(左側是山坡、右側是山坳凹陷溪谷處),沒想到那個光竟然從上面往下面這樣子直直飛過去。
那是不可能的事情,因為那邊只有我開車的那條路,沒有其他路,而且那條路很彎,不可能那樣子很直的跑下去,我覺得實在很奇怪。那裏應該很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是筆者繪製陳先生講的鬼故事的地圖。
以下是筆者走訪的照片。
⑦【延伸閱讀-1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鹿王:森林中的神鹿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⑧【延伸閱讀-2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卡吉匿斯:詭異精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⑨【延伸閱讀-3】
何敬堯、魚儂,〈班班袋耳:大耳朵妖怪〉,《臺灣妖怪百寶圖》(九歌出版社,2023年)。
⑩【電子地圖】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u/2/edit?mid=1HDwWCNkyhLHGNhQnhn2WR6KFsx1xP_c&usp=sharing
〔附註〕本文章之實景拍攝圖片、古書、古物畫面,皆為筆者走訪拍攝、筆者個人藏品。文章若有照片呈現他人著作權或商標權(如書籍、電影海報或展覽畫面等等),均屬該權利人所有,本文章與照片僅期望能多方面介紹臺灣妖怪文學與藝術的歷史脈絡,提供讀者參考認識。